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旅行:时代的印记,心灵的流浪

旅行:时代的印记,心灵的流浪

阅读量:3783177 2019-10-25


培根曾说过:“对青年人来说,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对老年人来说,旅行是阅历的一部分。”
旅行,早已成为当代人生活的必需品,心灵的避难所。戈壁对酒,海上观月;看星河闪烁,看人间烟火。在极光迸发中感受宇宙的阔大,在翡冷翠的灯火通明里来一场心灵的流浪,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如今科技发展,祖国日新月异,旅行的方式已变得更加多元。然而回望过去的几十年,你就会发现,长辈们的旅行也别有一番风味。

01
爷爷奶奶辈的旅行
六七十年代,想当初爷爷奶奶或是尚且年幼,或是少年意气,虽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而人民依旧过着称不上太富足的生活。哪家哪舍去哪个大城市旅了游,总会被熟悉的人七传八传,大家嘴里念叨着,脸上都是羡慕的目光。
那时的“旅游”似乎与平凡人家没有太大的关系。

当时人们去大城市旅游已是难得,出国游更是平常人家的奢望。最常见的“旅游”便是去河边踏青,去湖心划船了吧。
不同于五六十年代的艰苦创业,闲暇之时全家人还能到附近的地方游山玩水,一家人和乐融融,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相比如今各式各样让人疲倦的旅游团,也别有意趣。
02
父辈的旅行
八九十年代,国内游的景点不多,北京、西安、洛阳、开封等名胜古迹多的城市成了热门。
随着人民生活渐渐富裕,有能力游览这些城市的家庭渐渐增多。因着当时手机还不普及,眼中转瞬即逝的美好就定格在一张张泛黄的相片中。如果你现在去翻家里的老物件,总能找到一大本厚厚的相册,里面是沉甸甸的岁月和回忆。
这些照片没有精致的布景,没有过度的美颜,是对岁月最真实的纪念,饱含一代人的过去。
一家人在游湖
如今高铁遍布中国大地,从北京到上海只要五六个小时。而想当年岁月悠长,一列绿皮火车从北到南要几十个小时。当时更没有智能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旅途中的人们只能在摇晃的绿皮火车中眺望金色的田野,怀揣对未知的期待走向远方。
绿皮火车,便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绿皮火车——
当时的高速交通工具

03
我们的旅行
90后的第一次旅行,大概就是千禧年前后跟着爸妈一起去了一趟北京城,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天安门合个影,去欢乐谷疯狂一次。
等到90后们上了大学,我们也进入了新时代。大学生穷游,青年旅店,gap year等新词语层出不穷,见证的是又一个时代的兴起和繁荣。

后来90后也慢慢开始参加工作,结婚生子,又一批“新鲜血液”——00后逐渐迈入大学。一个时代谢幕后,总有另一个时代的接续。
如今,自驾游,自由行,民宿等开始成为旅游的主体,国外游也并不罕见。新马泰,云南,西藏,南北极······仿佛没有“驴友”们去不了的地方。
现在的年轻一代,更是把环球旅游当作自己的人生理想。在他们看来,旅游,是自由灵魂的归宿。就整个社会而言,一个国家一个盛世的崛起,从旅游也可窥见一斑。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我们的时代。

在这个旅行已成为时尚的年代,如果你有闲暇的时间,就去威尼斯小船的甲板上吹一吹风吧,去荷兰的花田看一看郁金香花海吧,来一次身心的涤荡,为自己的心灵充一次电。
如果可以,不如抓住二十一世纪十年代的最后一个冬天,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出品 | 文新宣传部
图片 | 网络
文字 | 银河停靠站
排版 | 银河停靠站
监制 | 黑鹅白鹅雪鹅
微信号 : xtuwxy
微博: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团委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