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嗨注意】“换被子地图”火了!秋冬除了要挑对被子,还有一件事不得不防!

【嗨注意】“换被子地图”火了!秋冬除了要挑对被子,还有一件事不得不防!

阅读量:3785615 2019-10-25


被子,最近很火——
#全国换被子地图#话题
突然就冲上了热搜:

“换被子地图”是啥?
喏,就是“中国天气”制作的
下面这张图:


从夏季进入秋冬当然要换被子,
地球人都知道。
为何最近这张被子分外受人关注?
南北差异“玩疯了”
换被子是实际需求,但让年轻人玩成快乐梗的,是“中国天气”君先调皮了。
早在“换被子地图”走红之前,“中国天气”君还推出过“盖被子地图”:

入秋以来,不少北方地区的朋友经历着降温后“一夜入冬”的酸爽:
“电褥子插上了”
“一周前两床厚被子安排上了”
“有点厚的垫被+毛毯”
“等着暖气来,厚被换薄被”
……
还有网友表示:

与之相反的是
是苦苦等候降温的南方网友——
一条评论说,“我还在睡凉席,稍微降降温,让我换个床单吧”,有超过1800个人点赞。
原来10月份“凉席党”真挺多的,从浙江到海南,中间的成都、南昌、长沙、厦门、南宁,都还在睡凉席,甚至需要开空调,或者是吹风扇。
其中不少广东的孩子表示:
“今天中午没开空调,热醒了”
“坐标惠州,天天凉席+短袖+空调”
“广东人求求了,我想穿长袖”
……
让人不由得想说一句:

“被窝君”保暖大PK
今年秋冬被子怎么挑?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温差大是必然的,换季、换被子是迟早的事情,只是南方的宝宝们要耐心等多一会。
在南方,现在还是白天中下午30℃左右,晚间20-24℃,但早晚温差已经在8-10℃了,昼夜温差加大,可不就是秋向冬转变中了?
别太迷恋凉席了,还是赶紧看看今年冬天换什么被子:

那,被子该怎么挑?当然还是得看温度。睡眠医学专家说了,被窝温度在32℃-34℃时,人最容易入睡,因为:
被窝温度过低,就需要用身体将被窝焐热,消耗人体热能。还会因为寒冷刺激,使大脑兴奋不容易睡着。
被窝温度太高,机体代谢更旺盛,能量消耗大大增加,汗液也增多,容易使人烦躁不安、有压迫感。睡醒后更觉得浑身疲劳、困倦无力、头昏脑涨。
特别提醒,秋冬保暖的被子,要比夏被更长更宽,这样可使腿脚部暖和,脚暖才能全身舒适。
如何科学地洗晒被子?
这边年轻人在网络上热议,将“被子地图”推上热搜,而他们的父母正忙着翻家当,收纳整个盛夏的被芯和被套,洗的洗、晒的晒。
(图:视觉中国)
被子的材质这么多,到底该怎么洗晒?
被套:
无论纯棉的还是棉绦的、丝的,在重新使用前最好还是清洗1次,注意洗水标签,可热水浸洗的,应用55℃的热水浸泡5分钟,去除大部分过敏源、潮气、霉味。使用后,被套、床单,应每两周清洗1次。
化纤被:
被芯重新使用前清洗1次,因为吸湿性差,不可曝晒。
棉被:
被芯重新使用前清洗1次,因其易吸湿却祛湿慢,需要经常晒被,建议每次晒三四小时,不建议常洗,易影响蓬松度。
羽绒被、蚕丝被:
羽绒被、蚕丝被的纤维娇弱,不宜常常清洗,建议两到三年才洗1次。也不要在太阳里晒,在通风处风干就可以了。冬天可在晨间傍晚通风除味。
羊毛被:
羊毛被最好不洗,或者局部清洗脏污处。但因为羊毛吸湿受潮,易生虫,需时常晾晒,上午10点的温和阳光里晒上2~3小时,不可暴晒。
给默默地忙碌的父母们
更多保健稳压支招
“换被子地图”这个梗固然有趣,但换季时的健康问题也要引起重视。秋冬降温,除了夜间盖被保暖,其实还有很多事情要注意。
比如最关键的血压,一到秋冬,父母们的血压就容易不稳。
有约君今天,就来给沉默地忙碌的父母们更多的保健支招~
小编的爸爸,这两天已经默默盖上薄被,空调也关了,还是中了招,不仅喊头昏脑涨,一测血压还飙到了175毫米汞柱!看看这张图,就知道为什么有约君惊了:

高血压真算得上“百病之源”,会损害心、脑、肾甚至是全身血管。比如:
高血压危害心脏: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高血压危害脑:可导致脑梗死、脑出血、腔隙性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高血压危害肾:血压一直高,可导致肾小球增压,肾微小动脉病变,演变成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竭……
高血压危害全身血管:比如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闭塞,导致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痛,甚至溃疡或坏疽……
高血压还可损害眼底,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预防、控制高血压,就要戒酒戒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心情舒畅,还得睡眠质量好,饮食要均衡且清淡,低盐、低脂、低糖,多维生素、纤维素。
不过,很多父母不知道,除了上面这几点,保暖也是控制血压的重点。
医学临床数据显示,冬季高血压患病率足足比夏天高出20%,冠心病、心衰、心梗、脑梗等的发病率也大大增加,排除其他因素,就是因为温度每下降10℃,无论有否吃降压药,人的血压都会上升5-10毫米汞柱。
这是因为,气温低、昼夜温差变大,人体产生生理反应,调节交感神经进入兴奋状态,血管收缩甚至导致血管痉挛,这时血流加速、压力增高;与降温相伴的是空气干燥,人体水分消耗大,也会导致血液粘度升高,血液流通不畅,导致血管堵塞;秋冬气压降低,还会进一步推高人体血压。
而做好保暖措施,就可以破解上述影响。
气温降低时,保暖可帮助机体调节力的人减低生理反射,因此冷了就要先保护好脸、脖子、手、头等部位,戴帽子、围围巾、戴手套、甚至戴上口罩。在逐渐严寒的北方,医生甚至建议老人在室外,将手袖、裤筒用绳子或皮筋扎起来。
洗澡时也要注意保暖,否则心血管病患者往往就倒在浴室里。建议气温下降时,老人将洗澡时间调整到气温最高的中午。
晚上睡觉时,除了被子要盖暖,老人夜尿多,深宵夜寒,尤其是注意保暖,冬季建议夜间关门闭窗而睡,到了日间再通风换气。
清晨起床时,醒来睁开眼,建议在床上多躺一下,比如2分钟,起来再坐一下,坐在床边再等一下,最后才站起来活动。晨起喝一杯温开水稀释血液,可防止血液粘稠形成血栓。
特别提醒:
入冬前记得做个体检
医生建议,中老年朋友最好在入冬前做一次体检,由专业医生帮忙判断血压状况及心脑血管风险。
心血管相关检查项目据具体而定,比如冠心病患者,可做CT;而心功能不全者,则可做B超或抽血检验。
除了入冬体检,还应时常做好血压和心率监测。
使用家庭血压心率电子测量仪器,一天监测2次:清晨起床后1小时内,静坐10分钟,测量第一次;晚上睡觉前,静坐10分钟,测量第二次;老年人则可于午餐后多测一次。
请收好下面这张图,
告诉您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

推荐阅读:
【嗨科普】99%的血栓无征兆!记住一个字,让你一生无栓
【嗨科普】小垫片解决大烦恼——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
【嗨科普】这种性格的人,患癌危险比别人高15倍!看看你的性格中招了吗?
【嗨科普】4个信号说明你的血液“粘如浆糊”!
【嗨科普】有娃的小心!10月起,这6种传染病随时在学校“放倒”一大片

来源 :健康有约
编辑 | 宣传统战部 叶淑凡
责编 | 宣传统战部  施扬华 崔虓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