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来和小花生愉快的玩耍吧;-)
探索知识追求卓越
辛勤耕耘引路学子
开学就进行了军训的大一花生仁们
在进行了大半个月的学习生活后
体验如何呢
已经是学长学姐的(大)花生仁们
未来的学习生活
又该如何安排呢
菌菌这次的实验室专访
专门向孙兵教授询问了他的建议呢
一起来看看吧
在为花生仁们答疑解惑之前
菌菌想先和大家介绍一下今天我们的男主角呢
个人简介
姓名:孙兵
学历/学位:博士
职称:副教授
联系电话:15623220261
Email: bing.sun@whut.edu.cn
、
教育经历:
2011.11-2015.12,瑞士纳沙泰尔大学,化学系,哲学博士,导师:Prof. Georg Süss-Fink
2010.11-2011.10,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化学与生物工程系访问研究生,导师:Prof. Jeroen A van Bokhoven
2007.09-2010.07,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业催化系,工学硕士,导师:申宝剑教授
2002.09-2006.07,郑州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工学学士
研究经历:
2018.09 – 至今,武汉理工大学 制药工程系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6.01 – 2018.09,武汉理工大学 制药工程系 讲师
研究领域:
有机化学、精细化工
代表性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表面功能化聚合物固载钯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苯甲醛邻位碳氢键官能团化的性能研(No. 21703162),23万,2018.1-2020.12。
代表性论文与专著
1. Heng Yang, Dandan Liu, Qinqin Yu, Siyu Xia, Dan Yu, Mao Zhang, Bing Sun,* Fang-Lin Zhang*.
DBU-Promoted Intramolecular Crossed Aldol Reaction:
A Facile Access to Indane Fused Pyrrolidine.
Eur. J. Org. Chem. 2019, 852-856.
2. Ming Tang, Qinqin Yu, Ziqi Wang, Chen Zhang, Bing Sun, Ying Yi,* Fang-Lin Zhang*. Synthesi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via a Transient Directing Group. Organic Letters 2018, 20 (23), 7620-7623.
3. Wenqin Liu, Heng Yang, Bing Sun, FangLin Zhang, Dandan Liu,* Hua Zheng*. Synthesis of dihydrobenzoxazine pyrrolidone spirocyclic compounds. Tetrahedron Letters 59 (2018) 3554-3557.
4. Omer K. Rasheed, Bing Sun*. Advances in Development of C–H Activation/Functionalization Using a
Catalytic Directing Group. ChemistrySelect 2018, 3, 5689-5708.
5. Feng Li, Yirong Zhou, Heng Yang, Dandan Liu, Bing Sun, Fang-Lin Zhang*. Assembly of Diverse
Spirocyclic Pyrrolidines via Transient Directing Group Enabled Ortho-C(sp2)?H Alkylation of
Benzaldehydes. Organic Letters 2018, 20 (1), 146-149.
6. Jun-Hao Hu, Yun-Chao Xu, Dan-Dan Liu,
Bing Sun, Ying Yi,* Fang-Lin Zhang*. Direct
stereoselective construction of cyclopropane a-amino acid with contiguous quaternary centers via [4 + 2] annulation reaction. RSC Advances 2017, 7, 38077-38080.
7. Xi-Hai Liu, Hojoon Park, Jun-Hao Hu, Yan Hu,
Qun-Liang Zhang, Bao-Long Wang, Bing Sun, Kap-Sun Yeung, Fang-Lin Zhang,* Jin-Quan Yu*.Diverse ortho-C(sp2)?H Functionalization
of Benzaldehydes Using Transient Directing Groups. J. Am. Chem. Soc. 2017, 139 (2), 888-896.
8. Bing Sun, Diego Carnevale, Georg Süss-Fink*.
Selective N-cycle hydrogenation of quinolines
with sodium borohydride in aqueous media catalyzed by hectorite-supported ruthenium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821 (2016) 197-205.
9. Bing Sun, Georg Süss-Fink*, Chem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aromatic amino acids in aqueous media catalyzed by nanoRu@hectorite. 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812 (2016) 81-86.
10. Bing Sun, Farooq-Ahmad Khan, Armelle Vallat,
Georg Süss-Fink*. NanoRu@hectorite:
A heterogeneous catalyst with switchable selectivity for the hydrogenation of quinoline.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467 (2013) 310-314.
专著:
1. Bing Sun, Bruno Therrien,* Georg Süss-Fink*. Chapter 12. Metal Catalysts Intercalated in Smectite Clays, in Encapsulated Catalysts(1st Ed). Academic Press, Elsevier, London, 2017.
代表性专利:
1. 申宝剑,孙兵等,一种直接法原位晶化合成小晶粒ZSM-5分子筛的方法CN103253684A,2013.
2. 申宝剑,孙兵等,一种原位晶化合成ZSM-5/丝光沸石复合物的方法CN103253683A,2013.
3. 申宝剑,李金芝,郝坤,国玲玲,孙兵,一种制备ZSM-5分子筛的方法CN101559955,2009.
在了解了孙兵教授之后
花生仁们有没有开始期待教授的建议了呢
和菌菌一起来看看吧
Q:
老师,您认为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学好化学这门课程呢?
A:
在学习化学这门学科的时候,一定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这个学习是连续性的,因为化学这门学科的知识点非常琐碎,很容易忘记,需要不断地重复学习。如果前面的知识忘了的话,会对接下来的学习造成一些阻碍。从学习方法上来讲,没有什么太多诀窍,更多的还是要靠自己下苦功夫。就像有机化学这门课程,如果把这门课吃透了的话,你们在以后的科研和工作中会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学习没有太多捷径,就是要肯下苦功夫,就是要傻一点,书呆子一点,但是运用知识的的时候一定要灵活地应用。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说过:“无论什么学科,物理、工程、生物、文科,我认为最不重要的是智商”,“任何人不付出时间,一定不会有成功”。
Q:
老师,您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系统地学习有机化学和精细化工呢?
A:
就拿精细化工来说吧,精细化工和有机化学是一脉相承的,就是只有有机化学学好了,才能学好精细化工,如果没有打好有机化学的底子,想学好精细化工是很难的。所以要系统地去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地基一定要打好,循序渐进地学习专业知识。
Q:
因为我是学化工的,我对精细化工特别感兴趣,这在我们女生眼里这是可以做化妆品的,那其他方向还有什么呢?
A:
精细化工有很多分类。比如制药,就属于精细化工,还有石油化工领域的各种助剂和添加剂,也属于精细化工产品。比如要提高汽油辛烷值,就需要加入一定的添加剂。而且这些添加剂价格相对比较高,是很有经济效益的。还有你比较感兴趣的化妆品,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其实精细化工包括的领域很多,医药,农药,高分子聚合物,还有做涂料、催化剂等,这些都是精细化工范畴,你如果想做化妆品的话,那就要学点有机化学(笑),要学的差不多。
Q:
我在官网上看到您18年的时候开了一个课题,有关负载催化剂的,请问近况如何呢?
A:
应该说这个是催化方面的课题,我这里很需要优秀的学生来做呢(笑)。这几天在重庆正在召开一个全国催化学术会议,涵盖了催化的各个领域,比如有机催化、无机合成、酶催化等。催化是一个交叉学科,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做催化不容易,尤其是多相催化,因为你要搞懂反应机理很难。我的这个课题也属于多相催化,目标是用多相催化剂完成碳氢键官能团化等有机反应,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课题。从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进展来看,只要能做出一点进展,相关工作都是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上,你在网上也检索过了,相关的研究非常少,但我确信,这个课题实现突破的可能性非常大,只是我现在很缺人手(笑)。
Q:
您觉得什么时候加入实验室好?
A:
你们是大一新生,如果大一的课程学习比较轻松,基础比较好,那大一就可以加入到实验室去,比如很多同学都利用寒暑假这段时间进入实验室做一些课题,如果你只是到实验室学习一下操作,那也不用太早,等大二基础课学完之后,再进实验室也可以,基础的操作很快就能掌握了。如果你真想在科研上做出一点东西的话,还是要早一点,因为科研课题一般都需要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专业知识,老师给你的文献你要看得懂,要花时间,需要一个过程。我们是非常欢迎学生来实验室参观。目前我们学院化工和制药的实验室基本都在东院化工实验楼,可以来参观一下。不过现在的实验室条件稍微差一点,今年下半年会搬到南湖新的实验大楼去。
Q:
您认为怎么样的导师算是好导师呢?
A:
我觉得好的导师不仅要善于训练学生的学术素养,也要教导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直的人品。一个好的课题组,可以让你学到很多知识,得到良好的科研训练。在大的课题组,可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前沿研究和先进设备,不过小的课题组有更多机会跟导师日常性的交流,所以选择大或小的课题组并不重要,关键是看导师是否有意愿做出更大的科研突破,是否愿意在科研上投入更多精力。
Q:
:您对大一新生有什么想说的么?
A:
我想说的是,多一些“书呆子气”是好的。动手能力和“书呆子”是两码事。该读书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书呆子。日本人为什么这么厉害,日本人“书呆子”就非常多,肯下苦功夫,其实日本人德国人不是说有多聪明,而是能埋下头静下心地学习。相比之下,我们大一新生活动还是比较丰富的,学习也相对轻松,不过在参加各种活动之前,首先要确保你们在学习上没有太大问题。另一方面,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比如你们上课前要收手机,这是对的。还有你们平时使用电脑的问题。在欧洲大学里面,老师不会监督学生使用电脑,但令人惊讶的是,欧洲大学学生在使用电脑时,不管有没有在课堂上,几乎都在查阅资料或看幻灯片,没有学生打电脑游戏。如果你们也能做到这一点,我相信你们也都能成长为人才。
Q:
老师您对同学们出国有什么箴言吗?
A:
出国深造首先英语要好,口语可以不用太好,但听力一定要非常好,这样才能保证基本的沟通。另外专业基础知识要扎实,在国外学习,态度一定要认真,因为国外的导师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考试也很有难度,一旦考试没有通过,你可能就面临着退学的选择了。所以虽说出国留学有好处,但也有很多人是带着遗憾回来的。但总的来说出国是个很好的选择,如果同学们有能力的话,可以去美国,德国,瑞士等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去。瑞士的化学化工研究水平很高,比如瑞士联邦理工也是全球排名前十的名校,培养过许多大师,也出过20几位诺奖得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
看到这里
花生仁们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没有更好的想法了呢
菌菌还有一波采访照片呢
想看看吗
本期实验专访
就到这里啦
菌菌相信花生仁们
一定可以规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的
大家一起加油鸭
本期编辑:范秦龙素材来源:化生科协关注微博@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团委学生会全世界不到1%的人转发点赞了,你真是个特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