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30日,天心区工商联、区委两新工委联合组织非公企业负责人赴深圳经理进修学院参加高级研修班培训。
之前,我以律师身份来深圳三次,均是参加法律领域的学习、培训,深深感受到深圳律师的开放、专业、进取。由于培训安排紧凑,多数时间在课堂里,对深圳最深切的感知是深夜地铁里熙熙攘攘的人潮。
本次7天的学习,我有幸与高级研修班众多同学一起进企业、入园区、上课堂,聆听各界专家讲授国际形势、中国道路、深圳经验、企业创新等,看到蓝天白云下蓬勃发展的前海,品味沥沥细雨里蝶变新生的甘坑小镇,跟随脚步匆匆的腾讯人进入摩天大楼。年轻、奋斗、自信的深圳,展现在我面前。
1979年到2019年,只用了40年,深圳从珠江口边上的小渔村,发展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并承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任,其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综合各位老师的总结,深圳的成功、深圳民营企业的成功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坚持改革开放
我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勤劳的人民,但在近代落后于先进国家一、二百年,主要原因是我们被一些落后的思想、僵化的制度所羁绊。通过改革开放,我们跟上了世界,融入了全球化,不断完善自身发展,不断解决并克服各种困难和问题,也给了深圳、深圳民营企业发展的机遇。过去的40年,我们也经历了各种风暴,苏东剧变、亚洲金融风暴、互联网泡沫,美国金融危机等。正是始终不渝的坚持改革开放,才使深圳从3万多人口的小镇发展成为上千万人口的国际性都市,2018年的GDP达2.42万亿元,超越香港,名列亚洲第五。
在持续高歌猛进40年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步入“L”型复苏后半场,经济发展转型、中美贸易摩擦等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出现。而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唯一方案就是坚持改革开放。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深圳,向世界明确宣示“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下一个40年的中国,定当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
二、坚持市场化、法治化
据《2018深圳民企发展深调研报告》统计,截止2018年9月,深圳市民营经济商事主体达到298.14万家,占比百分之97.65%,民营企业创业密度全国第一;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实有383家,民营企业占85%,市值超10万亿,居全国第一;有7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超过75%,占据主导地位。而这个巨大的成就,几乎是从零发展而来。
英国《经济学人》曾评价“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基础就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深圳市始终坚定不移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的市场导向,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自由生长的生态环境;区分裁判员和运动员的角色,不直接参与经济行为,是推动而不是拉动企业发展;坚持用法治化推动市场化,让企业家形成稳定的未来预期;鼓励公平竞争,为企业经营提供法律保障。
2018年4月,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就“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深圳应该往什么方向走?”的问题回答到:就是“法治化、市场化”。我们认真去落实这六个字,发展前景就会很好。这代表了广大民营企业家的心声。
三、坚持创新发展
最新统计表明,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9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4.1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接近韩国、以色列水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超过2万件,占全国43.1%;深圳平均每平方公里有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各类人才超过510万人(专业设计师有6万多人),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超过40%。
历史经验表明,全球化分工之下,只有发展替代性的新兴产业,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通过坚持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可以有效地激励民营企业参与竞争,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福利,促进新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转型。也因此在中美贸易摩擦中,我国不断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激励知识产权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