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净土家园 fochang2018关注新时代社区安老|助力实现中国梦
第一家莲花安养公寓请您免费入住
前言
当长亭外的送别,
不再遥远,就近在眼前;
当传奇绚丽的生活,
终归平淡,只剩下念佛;
当书写半生的笔墨,
彻底放下,但归命弥陀。
弘一大师静静写下,
“悲欣交集见观经”之后,
便在声声佛号中,
回归了净土。
绝笔的背后的深意,
众说纷芸,莫衷一是,
留给后人无限的沉思,
在他传奇的一生中,
再度涂抹上神奇的色彩。
那么,“悲欣交集见观经”七个字,
究竟有何深意?
又深藏了大师多少慈悲?
被人们遗忘的“见观经”,
又有何绝妙之处呢?
大师为何见《观经》?
而不是《无量寿经》,
或者《阿弥陀经》呢?
今值大师139周年诞辰,
让我们走近大师净土心声,
探寻大师绝笔的神奇!
敬请观看“净土芳园”,
答案在视频里等你!
△净土芳园 第001期 佛欣法师主讲
本期视频文字
(滑动查看)
01 一生佛缘,半世僧
1880年,弘一大师在天津出生。
那天,他的父亲在佛堂,诵经念佛。突然,有一只喜鹊衔着松枝飞来,放到产房内,一会儿弘一大师就出生了。
他的父亲信佛虔诚,想到树一般都与佛教有关,因为佛是在树下出生、树下成道、树下涅槃的,认为这是佛菩萨送来的佛子,非常开心,买了很多鱼鸟放生。他父亲临终前,把那支松枝交给了他,后来,弘一大师一直随身携带。
弘一大师的佛缘,在出生的时候,就注定了。
他的一生,可谓“半生红尘半世僧”。
无论是在家还是出家,都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珍宝,就像赵朴初先生一首诗上的评价:
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
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
02 临终遗嘱,悲众生
甚至在临终前,也不忘给世人留下最慈悲的嘱咐。
临终的嘱咐,都是最重要的,就像一位老父亲要离开人世了,把儿女叫到身边,会把一生所有的财产留给他们,也会对儿女说几句最重要的话。
虽然有很多话想说,但在临终之时说的,一定是最关键、最重要的,比如银行密码,哪里藏有宝藏,或者一生的经验教训。
1942年农历九月初四晚上八点左右,弘一大师在福建泉州温岭养老院往生。
他要留给世人的嘱咐,一定是最重要的。
那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生死大事、成佛大事啊!
弘一大师做事非常认真,每一个细节都要最求完美,可说是完美主义。对待临终遗嘱,也是非常认真的,对不同的人交代了不同的事。
八月初的时候,给上海佛学书局沈彬翰写了遗嘱,关于《南山律在家备览》没编完的事宜。
农历八月二十八,给夏丏尊、刘质平写了相同的,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亡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关于他临终前后一切的事,全部交付给妙莲法师,给妙莲法师写的遗嘱,更正式,还印了手印呢!
二十九日,他就对妙莲法师嘱咐了临终时的一些注意事项,交代得特别详细,从其中一个细节就能看出。
在交代遗体焚化的时候,让大家要带四个小碗去,带碗去做什么呢?
原来,这碗是用来填龛的四个角,还要装满水。
他想到会有蚂蚁闻到遗体的味道,可能会进到龛里,焚化的时候,会烧到蚂蚁。
到化身窑后,还需要每天在碗里添满水,担心水干了,蚂蚁又寻着味道爬进去。
为了这个小细节,还特别交代了两次,可见弘一大师对待临终之事,是非常谨慎、认真的。
03 绝笔付嘱,归净土
这么小的事,弘一大师都想到了,交代如此清楚。
关于众生生死的大事,他怎么会想不到呢?
肯定要交代的,甚至还会特别交代。
他在往生前的半个月,还在养老院讲《净土法要》,在对养老院的遗嘱中,也专门交代了董事会要给老人讲净土法门。
弘一大师在佛号声中往生极乐世界的,净土是他的归宿,他要给众生留下的肯定也是往生净土的要法。
净土法门难说难信,他要想一个很特别的方法,让后世的人只要看到,就能想到念佛往生。
这个最特别的方法是什么呢?
弘一大师一生在很多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在出家后,很多都放下了,只有书法,一直没有停下。
所以,他就把关于往生大事最重要的话,借用书法,向后人传达出来。
九月初一,他很郑重地给妙莲法师写了七个字——悲欣交集见观经。
04 彻底放下,如童子
这就成了弘一大师的绝笔,这几个字与弘一大师平日的字相比,少了书法大家的痕迹,俨然孩子般朴拙天真的笔体。
可见弘一大师要留给世人的,不是书法作品,而是完全从内心深处,自然的书写,像小孩子写字一样,把最想说的话,用最自然、最质朴的笔墨,写了下来。
“悲欣交集”这几个字,写得解形散骸,已经不像往日的谨慎了。平素作字,散淡而理性;如今,勉力维持一种庄严。
这临终的绝笔,不顾规矩,更像不顾颜面,在阿弥陀佛面前,彻底放下那一点半生以来最为看重的笔下功夫,落笔如童稚,心境如混沌,把自己当成一个一字不识、黑白不辨的大愚痴人。
这就是一个念佛人,最后留给世人最朴实的表现,就像法然上人说的:
称名之行者,应成一文不识、黑白不辨之身而朝夕念佛。
我是不足取之法然也,如不知黑白之童子、不知是非之愚人,唯念佛仰信往生也。
这“绝笔”,是绝妙之笔。
弘一大师用最自然的笔墨,最简单的几个字,用这样绝妙的方法,劝众生念佛往生。
05 意在观经,持佛名
“悲欣交集见观经”这七个字,很多人都把重心注意在“悲欣交集”这四个字,甚至忽略了大师的绝笔,还有“见观经”这三个最关键的字。
在清源山弘一大师舍利塔对面的石壁上,刻着弘一大师绝笔,但也只是 “悲欣交集”四个字,“见观经”三个字就被忽略了。
这也许正是弘一大师的绝妙之处。
这就像《观经》一样,人们也只是把目光聚焦在定散二善,认为要修观想,要修三福,把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功德忽略了。
大师把“见观经”三个字写得小一点,可能很多人认为是对“悲欣交集”四个字另外注解,不是很重要。
其实,正好相反,最重要的往往看着简单,不起眼,容易被人忽略。
就像一条龙前面画得再大、再灵活,如果没有最后眼睛的一笔,都是死龙,飞不起来;只有点睛之笔,龙才是活的。
这也刚好与整部《观经》展开,有异曲同工之妙。
《观经》也是前面讲了十三定观,再讲三福九品,讲了定善、散善,给人感觉《观经》就是讲这些的,但是最后释迦牟尼佛付嘱给阿难的是:
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前面讲得很长,但最关键的就是这几个字,很不起眼,却是佛的付嘱。
弘一大师这“悲欣交集见观经”,本意是让大家把目光注意到《观经》,他要付嘱后人的,是念佛往生的大事,这样重要的话,还是要让佛来说。
所以,“见观经”,就有他最后的付嘱,就在《观经》佛对阿难的付嘱,佛对众生的付嘱:持无量寿佛名。
06 悲欣交集,见观经
当然,“悲欣交集”四个字,是弘一大师对自己一生的感慨。
他悲的是什么呢?
他是慈悲众生之沉溺生死,悲娑婆之八苦交煎,悲众生没有听见阿弥陀佛的呼唤,悲众生不知念佛往生。
那又为何而欣呢?
欣自己能遇见净土,接受了阿弥陀佛的救度;欣自己即将往生净土成佛,不再轮回受苦;欣自己能往生成佛,马上可以被弘誓铠,还入娑婆,广度还在娑婆受苦的众生。
弘一大师为何不写悲欣交集见《阿弥陀经》,或者《无量寿经》呢?
大师的绝妙之处,我们不得而知。也许,《观经》的深意更契合末法时代众生的根机。
因为净土三经虽然是一体的,但各有侧重:
《无量寿经》偏重原理,也就是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根源;
《阿弥陀经》是偏向一向专念的行法;
《观经》是对摄受根机的展开,尤其在下品下生中,五逆十恶的众生,一生无恶不作,无作不恶,在临终遇到善知识,教他念南无阿弥陀佛,只是念了十声,就往生成佛了。
末法时代,众生的根机不堪,只要认真修行过,就知道自己其实跟下品下生的众生差不多,就算这辈子不一定造了五逆十恶,但是生生世世以来,这些罪哪一样没作过。如果不是《观经》下品下生这个人念佛往生给我们的信心,可能我们不敢相信,像我们这样的人,也能往生成佛吗?
弘一大师是一个极其认真的人,尤其他还是南山律宗的十三代祖师,戒律严格,越是认真修行,越是发现自己的根机,也就越看到自己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
这个道理我们也会背: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一种概念,弘一大师对这句话的体会,是从内心深处流出来的。
1938年,他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的同学会讲话上说道:
我是一个禽兽吗?好像不是,因为我还是一个人身。
我的天良丧尽了吗?好像还没有,因为我尚有一线天良,常常想念自己的过失。
我从小孩子起一直到现在都埋头造恶吗?好像也不是,因为我小孩子的时候,常行袁了凡的功过格;三十岁以后,很注意修养;初出家时,也不是没有道心。
虽然如此,但出家以后,一直到现在,便大不同了:因为出家以后二十年之中,一天比一天堕落,身体虽然不是禽兽,而心则与禽兽差不多;天良虽然没有完全丧尽,但是昏愦糊涂,一天比一天利害,抑或与天良丧尽也差不多了。
讲到埋头造恶的一句话,我自从出家以后,恶念一天比一天增加,善念一天比一天退失,一直到现在,可以说是醇乎其醇的一个埋头造恶的人,这个也无须客气,也无须谦让了。
这是大师谦虚的客套话吗?不是,而是他在修行中对自己根机深刻的认知,他是律宗祖师啊,平时坐椅子都要先摇一下,怕伤到椅子缝隙处虫子。
按理说应该树立榜样,让大家看看自己如何修行,变得很有修行的,他却在佛教的同学会上,说自己是一个埋头造恶的人,这才是他内心对自己的认识,正是善导大师所说的“机深信”啊!
弘一大师这不是背诵出来的,而是从内心流露出来的。
那这样根机,如何才能得救呢?靠自己可以吗?弘一大师讲过:
在这末法之时,大多数众生的根器,和哪一种法门最相契合呢?说起来只有净土宗。
因为泛泛修其他法门的,在这五浊恶世,无佛应现之时,很是困难。
五浊恶世、末法时代,也只有净土法门最契合众生根机了。《观经》中对众生根机的展开,下品下生也能念佛往生,我们看了就会有信心,也能安心了。
或许,这正是弘一大师写“见观经”的巧妙之处吧。
07 净土相聚,自然彰
希望有缘看到弘一大师绝笔的人,都能从这七个字中,体会大师的临终最悲切的付嘱,见到《观经》的核心,欣求净土,念佛往生。
弘一大师已经在净土等我们很久了,能看到他的字,或许就是大师在我们身边安排的念佛因缘呢!
看到文字,就是因缘成熟了,离净土就不远了;若能看到文字背后的意思,还能念佛,自然决定往生成佛。
在净土与弘一大师相遇时,
再向他问个究竟,
“悲欣交集见观经”七字,
究竟有何绝妙之处。
净土芳园创作组 丨制作
转自:“ i善导书屋”公众号
我们呼吁你关爱家人健康:
药王孙思邈奇方 100%古法秘制 根治白发脱发
高血压的克星 既健康又养生
面对严峻的社会老龄化问题,积极参与养老院,临终关怀医院,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志愿者活动,为重病者及临终者提供生命关怀和临终关怀服务。志愿安宁疗护,欢迎加入我们的志愿者团队!
河南郑州第一家莲花安养公寓请您免费入住
点击进入—郑州生命关怀志愿团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郑州净土家园服务站简介
身无病苦,心无挂碍,预知时至,自在又安详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是我们中国人渴求五福临门中善终的最高境界,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一起努力!
郑州净土家园
郑州生命关怀志愿团
郑州净土家园安养公寓
服务内容(纯公益,全免费):
净土家园,集社区居家养老,经典诵读,学习交流,品茶论道,琴棋书画,邙山郊游为一体,还有临终关怀,祈福超荐等服务,更有精美工艺品等你领取!
以上全部都是公益免费的,申请做义工志愿者请联系王居士 18736086313
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念除灭80亿劫生死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