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40岁裸辞甩男人回老家:中年女人如何逆袭?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40岁裸辞甩男人回老家:中年女人如何逆袭?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阅读量:3807013 2019-10-26


吾心安处是吾乡。
芒来小姐
三点一弯钩主笔团
39岁,在前男友的婚礼上喝醉了,死缠着新娘子不撒手,不得不被朋友拖进回家的的士。
朋友们看着渐远的车尾说:“19岁在婚礼上喝醉,是可爱;39岁在婚礼上喝醉,是可怜!”
这就是大龄女陈嘉玲的日常生活。
和很多到大城市打拼的人一样,住着租来的房,谈着倦怠的恋爱,重复着没日没夜没脾气的工作,人生走过将近一半,才猛然发现:
我为成功而来,为什么活得如此失败?

01 我们这一生,都在寻找真实的自我 
女主角陈嘉玲,过得特别惨,刚登场就宣布“人生彻底失败”:
帮上司的情人到处奔走,累死累活还被下属瞧不起;

交往四年的男友好不容易求了婚,却被要求和强势的婆婆共住一屋;

在前任的婚礼上喝醉了耍酒疯,被别人录了影发到网上……

在《俗女养成记》之前,我已经很久没看过这么扎心的剧了。
没有开了挂的主角光环,没有大团圆的happy ending,只有披荆斩棘的一腔孤勇,和平淡生活的鸡毛蒜皮。
这不就是琐碎生活中,我们的真实模样吗?
为了应付生活的巨大开销,我们忍受着各种各样的不如意,却一丝不敢懈怠。
孩子成绩平平,教育支出越来越大,水果和猪肉却贵得要死。
每个月要把大笔支出给房子、车子,卡里存款却不到5万。
经济环境不好,失业的话,去哪里能找到工作呢?

会羡慕别人体面的工作、浪漫的老公、优秀的娃。
而你只能不断地买英语课、编程课,来对抗内心的焦虑。
失眠时,会像陈嘉玲一样质问自己:
“你到底是怎么把自己变成现在这样的?”

阿嬷临终前,对陈嘉玲说:“我很羡慕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做了六十年的陈家媳妇,早就失去了自我。等我死后,我想把骨灰撒在大海上,多么自由啊。”
为了寻找真实的自我,陈嘉玲辞去了工作,回了老家。
不想为了成功而丢掉快乐,那就回老家住一个老房子吧。即使是”鬼宅“,但也许是冥冥中的缘分呢。
离别前,她与前任握手言和:“就是不爱了。”

多少人在大城市里,为了维持一份光鲜的体面,在无数个深夜里焦虑地哭着;
俗气的陈嘉玲,却选择坦坦荡荡回到乡下老家,邋里邋遢的高兴着。
陈嘉玲放下的,不是拼命在大城市扎根的执念。
她拯救的,是一个浑浑噩噩、没有灵魂的自己。
你可以说,陈嘉玲依然还是那个一事无成的大龄女。
但换个角度看看,这何尝不是另一种通向幸福的自我选择?

02 当“俗人”不是容易的事 
对于陈嘉玲来说,如果不喜欢大城市的生活,回老家就好了。家人会给她足够的接纳和无条件的爱。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不敢想象的。
他们既没有一个“港湾一般的老家”,又没有能力给自己家的感觉,自己也不是自己的归宿。 

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我们不自觉地承担着原生家庭的3种期待。
物质期待:父母提供孩子童年的衣食住行,孩子赡养父母老年的物质所需。
精神期待:父母提供孩子安全的成长环境,孩子满足父母成为“优秀父母”的愿望。
情绪期待:父母重视孩子的真实情绪,孩子关注父母的真实情绪。
被满足了物质期待的孩子,有足够的底气建立自己的家庭,提供物质供养,但会忽略家庭的情感浓度。
被满足了精神期待的孩子,有充足的自信去搭建人情圈层,形成团体意识,但会忽视自己的真实感受。 
被满足了情绪期待的孩子,孩子有较强的自觉去审视自己内心,关注他人情绪,但会活得特立独行。
一个任何期待都没被满足的孩子,会长期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里,即便家人都在,却依然感觉自己是个孤儿。

03 逃离期待,是另一种成长 
然而,正因为这种“一无所有”的不安全感,加速了他们的自我觉醒。
就像溺水的人拼命寻找救命稻草一样,越是没有归属感,越想给自己一个家。

无论是物质上富有的家,还是精神上充实的家,或者情绪上快乐的家,都能在成长蜕变的同时,突破自我,加速觉醒。
日剧《风平浪静的闲暇》里,只会察言观色、没有自我的女主角凪,强烈的恐惧着自己的亲生妈妈。
妈妈不甘心女儿重复自己的人生,一辈子生活在小乡村里,她将期待寄托于凪,渴望她功成名就,嫁个有钱人家,去大城市里生活。
她强迫凪吃掉不喜欢的食物,强迫她拉直头发,穿上女主播风格的裙子,打扮成一个普世价值里受人喜爱的女孩子。

直到母亲发现,凪辞去了光鲜体面的大公司职位,还跟有钱的前任分手了。
母亲大发雷霆,强迫凪跟自己回家,凪才对母亲说出了心里话:
“对不起,我不能为你而活!你自己想办法活下去吧,我也会为自己而活。” 

这番迟来了28年的自白,是她一直想对母亲说、却不敢说的话。
因为说出这番话,意味着她在心里完成了和母亲的分离。
逃离城市的凪,揣着仅有的100万日元(约6万人民币)去乡下租了一个便宜的小房子。

前男友来乡下找她,她大声对他说:
“你当我是在搞笑也好,不爱真实的我也罢,从今往后不要再来招惹我了。”

她不想再为了讨好前男友,每天早起1小时把卷发拉直。
不想再为了讨好母亲,打扮成一个淑女的样子,接受母亲的“愧疚绑架”。
不想再为了迎合外界的期待,做一个只会察言观色、忍气吞声的便利贴女孩。
她终于鼓足勇气,接受那个活得不太出色的自己。

也许你觉得,她在逃避成长。
但换一个角度想想:从决定和原生家庭分离的那一刻,她开始认真地思考该如何活着。
她把命运的决定权,紧紧地握在了手上,这才是真正的独立。

回老家种田,在荣格看来,这种愿望就是自我觉醒。
它由能够自觉到的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等组成,是潜意识冰山的一部分。
如果这种愿望不被自我所承认,就永远进入不了我们的生活里。
这个时候,不妨给自己放一段长假,去贴近热切渴望的事物,无论是回老家看一朵花,还是给家人久违的做一顿饭,自我觉醒这件事,想得再多、看得再多,都比不上身体力行的去追寻。
04 我们终将活成平凡的人  守护一个平凡的家庭 
承认自己的平凡,是一件残酷的事情,因为更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不知道自己想怎么活,而是不甘放弃当下的生活。

佛洛依德认为自我是一座冰山,我们能意识到的成败、喜乐,都是冰山之上浮出水面的部分,而这只是少部分。
藏在水面之下的真实自我,更加庞大,却被无意识控制,几乎不被察觉。
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自我意识的觉醒,大多数人都将生命浪费在虚幻的追求中,浑然不觉自己拥有的,并非真正的快乐。
仅有少部分,能够努力挖掘冰山之下的本我,摆脱他人强加于我们的期待,接纳自己真实的愿望。

我们对家的认识,首先取决于对自己身心的认识。
一个人如果活得没有归属感,就不可能从环境中找到价值。
只有具备足够强烈的自我意识,才能由内而外的去行动。
成功不只有一种:腰缠万贯、衣锦还乡是一种成功;名校毕业、事业有成是一种成功;离乡多年,不忘初心,也是一种成功。
对子女而言,一个被成功学绑架的社会里,家的价值,就是一份朴实无华的归属感。
对父母而言,无论子女单身、未婚、已婚还是离婚,能用自己的方式,回应家人对你的期待,就是一种成熟。

被现实和生活打败的时候,别忘记:
安然归于俗世,也是一种真实的幸福。
就像《俗女养成记》中陈嘉玲最后的独白:
“亲爱的陈嘉玲,你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忘记这辈子其实很长,长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来,做梦又醒过来;
你又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这辈子其实很短,短到你没有时间再去勉强自己,没时间再去讨厌你自己。
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吧,做自己喜欢的人吧,不要让人生,都在不开心中过去。”


关于作者:芒来小姐,资深男女观察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新书《姑娘,活得大气才够精彩》全网火热销售中,51个活得大气的故事和心得,告诉你长得漂亮不如心态漂亮。
图片声明:文章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你可能还喜欢
卖惨的李国庆,气疯的俞渝:人性有多阴暗,离一次婚就知道了
学生被逼吃垃圾住院,涉事老师:我只是说气话,没想到真吃了……
19岁女大学生醉酒溺亡:“坏朋友”正在一点一点摧毁你的底线……
点击小程序,预约专业咨询
一起“在看”,在一起看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