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品德教育主要通过以下三种路径来进行:
㈠幼儿的日常生活
幼儿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幼儿品德又广泛地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处事之中。日常生活对幼儿的品德形成有多方面的影响。并且还为幼儿行为的反复练习和实践提供机会。所以日常生活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德育应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之中。必须认真做好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工作,才能顺利地实现德育的任务。
幼儿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和周围环境发生着各种联系,接受社会上的各种影响。但在各种联系中,在一日生活中与人的直接接触和交往,是形成幼儿道德品质最关键的因素。因为道德品质本身就是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在和同伴、成人交往的各种实践活动中,了解和认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一定的行为准则,并且进行各种行为练习,从而逐步形成友好关系等某些道德品质。教师必须创造一切条件,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与同伴以及成人自由地接触和交往,使他们与同伴一起生活、游戏与学习。这样才能逐步地培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学会分享、谦让等品德行为。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比如盥洗、午餐等为形成道德品质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广泛的途径。有的成人或由于低估幼儿社会交往的作用,或由于怕孩子发生纠纷,不允许幼儿之间更多地接触与交往,对幼儿的限制太多、太死,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幼儿正常的交往,不利于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
幼儿的日常生活也为教育者了解幼儿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表现提供了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幼儿,抓住时机,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在游戏中,最能表现他们的真实思想和行为习惯。幼儿的一言一行,一个目光,一个表情都反映着他的心理活动,表现出他们的思想。因此,教育者必须深入研究幼儿的生活,通过各种现象,认真去探索幼儿的意愿和要求,捕捉他们心理的瞬间变化,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从中发现各种微妙的思想问题,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和教育。实践证明,对幼儿没有了解,就没有教育,没有细心地观察,就没有细致的教育。对幼儿在互相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冲突,教育者应及时正确地处理,帮助他们形成友好关系。对于凡是牵涉较多人的问题和比较突出的有代表性的问题,要向全体幼儿进行教育。对个别的问题个别处理。处理问题要做到:方法灵活,使人信服;要明辨是非,处理公平。这样才能有助于幼儿克服缺点和形成友好的相互关系。如某孩子为了想多吃糖包,乘人不注意时,把盘子里仅剩的一个糖包吃了一口,又放入盘中。教师在事后及时向他和全班进行了教育。教师给幼儿讲了大象请客的故事。大象过生日请来两只熊作客,大象做了三个甜饼,两只熊各吃了一个,剩下一个怎么办?给谁吃?让孩子们出主意想办法。通过讨论,教师进一步了解了幼儿的各种思想,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收到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日常生活中的常规和生活制度渗透着德育的内容,通过常规的训练和严格执行生活制度,培养幼儿有礼貌、有纪律、学会自制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㈡专门性的教育活动
德育活动是以德育为内容的专门活动。教育者除抓好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工作外,还必须根据幼儿各年龄班德育的内容与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行为表现,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一些专门性的德育活动,即为实施某项德育内容的教育活动。如有关德育的谈话(主题谈话)、参观、讨论、上课、情境表演、木偶戏等各种各样的活动,通过具体的实例,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丰富他们的道德情感,帮助幼儿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这样的专门性德育活动,形式应生动活泼,新颖有趣,富有吸引力,方法应灵活多样。专门性的德育活动是向全班幼儿进行,但也可以分组轮流进行。在每周的教育计划中应有安排。这种活动可以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时间内进行。如可在晨间组织有目的的谈话、散步、评价活动等;可以结合有关课程进行。如语言、体育、常识、音乐等课;也可以在自由活动时间内进行。每次活动时间的长短可视内容而定,一般不宜过长。教育者应善于抓住幼儿周围生活中的事例,及时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改正缺点,提高他们的道德行为水平。教育者要多采用幼儿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提出行为的方式,动手进行实际练习的方法。拟人化的形象对幼儿更有特殊的作用,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㈢游戏、劳动与教学活动
游戏、劳动与教学活动也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社会规范,行为准则是在幼儿的活动中具体表现出来的,教育者应结合幼儿游戏、劳动和教学活动的不同内容,提出品德行为的要求,通过这些活动向幼儿进行德育。特别是游戏活动是幼儿的重要活动,正是在游戏活动中,研究和反映着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及行为准则,具体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对形成幼儿的道德品质起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