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可以是摇滚乐,但摇滚乐不一定就是自由。过度标榜自由的幌子终究会倒,真正的自由必将经历重重磨难与自我折磨,如浴火重生般壮烈也似破茧成蝶般坚毅亦或水到渠成般平静自然…….
奇妙的大自然与时光
“过度消费”、“流量”、“热搜”、“平台资源”、“曝光”……这类名词伴随着乐队的夏天逐渐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聊资。终于伴随着这个夏天的结束,“乐队的夏天”也拉下了帷幕。31支乐队决出了HOT 5,捧红了不只5支乐队的老中青乐队。继商业平台的大力包装推广制作的大型网络音乐节目后紧跟而来的是将像摇滚乐、布鲁斯、民谣等一些在中国来说算不得主流音乐的小众音乐风格被推上了浪口,人们的视野,划入大众审美之中。
Los crasher
商业上来说,这笔买卖算成功的,乐队红了,出场费涨了,相继成为各大音乐节的香饽饽,各live的演出也如火如荼地计入行程;平台有流量有点击便有了收视率,趁热打铁再跟乐队搭个伙在各城市办几场场场爆满的巡回演出,资金口碑都有了。
但对于真正的乐迷粉丝,之前平价的演出票瞬间水涨船高,为了买到原价票还得跟黄牛拼手速抢票也是够了,摇滚乐迅速蹿红似热销网红商品,像新裤子、刺猬、九连、Click No15巡演票一上架就脱销。
对,这就是“自由”,被商业资本操纵的“市场自由”。
飞舞在自由之巅,拥抱超然自得
人人都是绑架犯
禁锢很可怕,言论不负责的自由更可怕。
没错,人人都是绑架犯:道德绑架、观念绑架、情绪绑架、认知绑架。不得不说,每个人都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去判断,却往往也忽略了自身的局限性与弊端性。
所谓标准,何为标准?那么标准又是在哪一情形下决定的?是否适用于目前的情况?
天地之间必有片刻欢愉令人回味
为什么说人人都是绑架犯呢?
因为人的劣根性之一——共鸣性。
撇开利益性,志同道合或志趣相投的人总是更容易成为朋友,因为对某一件事的共鸣性。
如果忽然某一天对于一件事情有了偏差,那么双方可能都迫切希望对方认可赞同自己,如果频繁的争执不下,面红耳赤的次数多了很容易造成撕破脸,老死不相
往来的结局。
认知绑架,专业知识以及接收到信息的偏差造成对一件事件认知的不同,大概时差性与主观性偏见是主因,那这可能就涉及到眼界与心胸。
情绪绑架,经常发生在朋友情人之间,因为关系越近,越容易绑架成功,所以就近作案概率甚高。
道德绑架,因未满足自以为应该如此等站在道德制高点随意指责他人言行,经常是师长以孝道为高地对青少年开启无限打压炮轰直至屈服;
观点绑架,职场范围案件多发区域,上级前辈无意识之下就已实施要求下属无条件顺从遵循其观点,倚老卖老也好仗势欺人也罢但不深究口是心非与否。
多媒体即大型绑架团伙,擅于玩得一手舆论导向标,为己之利益造势作案,绑架不明就里公众,循循善诱来颠倒搅和欲盖弥彰,借其悠悠之口将是否偏离正义之道。所谓舆论自由,不过是有心人概不负责的片面之词罢了。
最后彩蛋······
Bass play
初露锋芒时去留无意,
盛赞之中审视虚荣,
为何与时代频频错开,
如何执守尽兴震我。
——引自《十三邀》
人生海海,愿你我遇见存在于怨悔与遗憾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