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这场贸易战,中国人为什么不慌

这场贸易战,中国人为什么不慌

阅读量:3835685 2019-10-27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民智漫谈
 “到目前这个阶段,
谁也不会赢得彻底,输得干净。”
2018年7月6日,特朗普政府一意孤行,打响对华贸易战第一枪。随后特朗普不断加码,咄咄逼人,中国只得反击。
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贸易摩擦,无疑对两国及世界经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国际社会各界叫苦不迭,呼吁中美停止继续相互加码和敌对,恢复世界正常贸易秩序。

美国方面,民众和美企一片反对,认为特朗普此举弊处无穷,最终还得美企和民众来买单,要求特朗普停止继续对中国进行单边报复。
美国政界学界持续怂恿,拒不松口,坚持声称中国违背国际贸易规则,诬陷中国“强制技术转让”、“窃取知识产权”,信口雌黄、借口连篇难掩其对中国的日益崛起感到威胁和不安。
中国各界总体来说在本次中美贸易摩擦中同仇敌忾,中国官方、学界和商界更是强烈谴责美国的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行为,并积极寻求解决策略,稳住心态,迎接挑战。
以上这些中美及国际社会各界的动态几乎占据了整个中美贸易战新闻播报和学术讨论版块。

然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数量规模庞大,是中美贸易战的直接利益相关者,虽然难以接触到第一手讯息,但其中许多人通过新闻报道密切关注着中美贸易战的动态,常常活跃于相关新闻评论区,但他们的看法与态度却甚少被单拎出来探讨——他们就是中国的普通民众。
那么中国普通民众在中美贸易摩擦这个问题上究竟是怎么看的呢?从他们的言论中我们能够得到哪些启发呢?
接下来民小智就带大家来听听中国普通民众的心声,从更为微观和直观的视角审视那些被忽略的细节。
1
对于中美贸易战的态度
不主张,不认可,略感焦虑
中国日报曾就这个问题对中美两国部分民众进行了街头随机采访,其中被采访的中国民众主要以中国社会最活跃的青年群体为主。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中美贸易战”时,被采访者几乎是众口一词,纷纷直接表示“不认可”、“不赞同”、“不希望这种情况继续演变下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不认可”的态度其实也隐隐表达了一种对于中美贸易摩擦可能产生的后果的焦虑,有些网友更是直接地表达了这种焦虑与紧张。

但这些网友的看法也不能说是代表了大部分普通民众的心声。
面对国家之间的摩擦,尤其是两个大国之间的摩擦,大部分人感觉到的是一种或强或弱、时隐时现的束手无策的担忧和焦虑。警报不解除,民众就会不自觉地陷于一种“谈贸易战色变”的不安状态中。
当然,也有极少部分人表示不了解、不参与、略有耳闻。但其实我们仔细观察也不难发现,这些表达自己略有耳闻的、表面上不关心中美贸易战的人,其实主要有这么几类人:

一种是疲于为生计奔波,没有时间关注这些事情的人。
一种是认为美国“搞事情”只是常态、习惯于中国强大的危机处理能力、乐观地认为这次危机会像以往一样很快就过去的人
还有一种是不知道贸易摩擦的未来在何处,面对隐隐约约能感觉到的重大危机时选择开启逃避的心理防御机制,干脆不闻不问,“听天由命”。
除此之外也不乏一些极端的人,借此发泄对美国的不满情绪,盲目自信,支持贸易战,主张中国利用这次机会“收拾”美国的。这种态度当然是不可取的,也是极少数的。

总的来说,对中美贸易战持反对态度、希望中美能够协调解决好摩擦的想法在中国民众中还是占主流的,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中国大部分民众对贸易战清醒的、理性的认识。
2
关于中美贸易战爆发的原因
中国强了,美国慌了
对于美国为何会率先在贸易方面遏制中国,挑起中美贸易战,有一种观点在中国民众中很有市场——美国感受到了中国日益强大带给它的威胁,因此要遏制中国,防止中国超过它,代替它成为新的“霸主”。

这就可以看出美国在中国许多民众心中根深蒂固的强权霸主的形象,也从侧面反映了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意图有如司马昭之心,中国民众人人知晓。
“美国一系列慌张的举措从反面印证了其对于日益复兴强大的中国所带来的威胁而感到不安的心理状态。”
“因为他们习惯自己说了算,不允许别人和他们平起平坐。中国讲共赢,美国人觉得共赢不好,他自己赢才叫真的赢。” 
“最近(美国)动作这么多,无外乎是气急败坏的表现罢了。”


当然,也不乏有抛开对美国的固有印象,从美国方面声称的国家战略出发,客观分析美国战略意图及其恶劣影响的人。
将美国此举当作是它振兴美国经济的一个错误决策,或是将美国发动贸易战的意图分析为美国认为中国的发展阻碍了美国的国家战略的实施。
“(我觉得)这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部分,这个国家要重振经济,当然,它错误地选择了一个跟中国发动贸易战的模式,反而损人也损己。”
“……华为的5G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领先,这个直接影响到美国的国家科技战略。”

不难发现,以上两种观点虽然表达方式以及情绪强烈程度有所差异,但是归根结底都是在讲一个意思——美国将中国当做美国发展最大的阻碍了,并且决心要遏制中国的发展。
这就反映了中国民众对美国价值观指导下的特朗普政府,乃至一些美国民众的称霸心理和狭窄格局最直观的认识。现阶段来说,美国的这种心理可以简单而具体地概括为两个字——恐华。

美国建国时间短,在短短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屹立世界之巅的超级大国。发展速度之快、取得成就之高震惊世界。
在这一过程中,美国的心态就渐渐发生了改变,觉得自己就该永远站在世界之巅。以至于一看到有人有超过他的趋势,他就会心态失衡,于是无所不用其极地去阻挠。

3
关于中美贸易战的趋势及结果
对中国充满信心,但难免“双输结局”
纵然中国民众对于中美贸易战有一百个“不认同”,有一百个“不愿意”,中美贸易战的爆发已经成为既定事实,无法再回头了。
那么这场贸易战将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又会以怎样可能的结局告终呢?
中国民众对此有许许多多的看法,但总的来说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乐观主义者,他们对中国的战略定力、制度体系、内部市场、科技发展、对外政策、格局胸怀等等因素都充满了信心,支持中国政府,认为美国一定会被率先拖垮,到头来美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另一类相对悲观,侧重考虑美国的优势和中国的劣势,认为美国的实力不可小觑,特朗普政府出尔反尔大耍花招,中国内部问题重重自顾不暇,认为贸易战只是美国对华战略的第一步,接下来可能还有金融战、舆论战等一系列战役在前面等着中国,中国前路坎坷。
但是总的来说大家似乎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这场贸易战里没有赢家。

正如有位网友所说:“感觉到目前这个阶段,谁也不会赢得彻底,输得干净。”
不会赢得彻底是因为这个“赢”事实上只是撑到了最后的那一方,是形式上的“赢”,实质上还是损失了部分甚至大部分国家利益。
不会输得干净在于已经创造出来的社会财富有一部分短时间内是不会消失的,不至于到空空如也的地步。但也不排除有遭受巨大损失的可能。

4
关于如何应对贸易战
坚定信心,强大自身,寻求合作,转危为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中国民众几乎人人懂得祸福相依的辩证哲学,中国也一贯擅长在危险中看到机遇,并实现由危到机的转变。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中国大多数民众是有着与自己国家相匹配的大格局在的。
不是一味和美国死刚到底,也不是要一味反制美国、报复美国,更是几乎没有人提出要中国让步,而是认为应该沉住气,继续发展建设自身,增强国家实力,充分挖掘国内市场的潜力,提高中国在各个领域尤其是科技领域的自主性,降低对外依赖性,从而将贸易战对中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历史证明,西方国家越封锁什么,我们就越能生产什么,而且甚至比他们的还要好。
历史的千锤百炼造就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品格,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更是教会了中国人“自己动手方能丰衣足食”的道理,所以中国才能在一次次的孤立和封锁中创造奇迹。


除了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还有许多民众认为中国要继续坚持一以贯之的对外交往政策,团结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巩固多边关系,通过与其他国家展开合作交流,助力化解这场危机。
中国历史悠久,战略文化深厚,尤其长于对外交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
所以中国的对外战略向来强调合作,尽量减少和避免争端,求同存异,争取双赢,实现共同发展。
美国却不懂得这个道理,又或许懂得这个道理却不想这么做,而总是以一副世界规则制定者和国际事务仲裁者的姿态,打着各种幌子四处惹是生非,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的国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代替别国的战略眼光。其结果也只能是“失道寡助”。

结语
中国人民在危机面前总是空前团结,这种团结曾被西方世界视作是一种“可怕的力量”,使中国更像一个“庞然大物”了。这种强大的凝聚力,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更是我们的底气所在。
从中国民众对于中美贸易战的看法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中国民众对于祖国前途命运的关怀,他们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中国“加油打气”,为中国更好地应对中美贸易摩擦贡献出自己也许并不成熟的方案。
中美贸易战的未来会如何,目前虽初露端倪但仍难以预测。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应该有底气。毕竟她脚下踏着的是五千年的华夏大地,她的背后站着的是所有中国人民。
文字编辑:李卓璇图片编辑:李卓璇图片来源:网   络
●谁在为贸易战流血?●当“香港经验”开始反向输出时,西方却沉默了●特朗普正使美国变得越来越像中国●贸易战为什么是不可避免的?●帝国之心:论美国海军对其霸权的重要性
民智国际研究院现接受文章投稿,稿费私联。有意向者请发送稿件至:
minzhi@dcthink.org.cn,在标题中注明:“投稿”,并在文章结尾处留下姓名以及联系方式。
文章题材:与国际关系、时事政治、金融、军事相关即可
文章字数要求:1000-2500字
如被采纳,我们将在收到稿件后一周内邮件回复。
   扫描下方二维码继续阅读美文哟~
全球化 | 中美经贸 | 乡村振兴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