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癌症病人福音!“热水烫死癌细胞”拿下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癌症病人福音!“热水烫死癌细胞”拿下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阅读量:3838221 2019-10-27



                                                                                                                       
癌症患者最怕听到“转移”二字,而一旦癌细胞发生腹膜转移,“就好像在肚子里撒了几把沙子,无数的癌细胞散落在腹腔之中”,更是无异于判了“死刑”。有没有办法将这些散落在腹腔和胸腔的癌细胞清除干净,延长病人生存期限?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崔书中教授团队牵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朱正纲教授团队、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梁寒教授团队和广州保瑞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的研究与临床应用”项目获2018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用热水烫死癌细胞”,正被证明其临床价值。

医学难题
癌细胞的转移有三大途径:血行、淋巴结和种植转移。其中,种植转移可通过原发病灶癌细胞的脱落、转移淋巴结破裂、癌栓出血等造成,一旦发生,病人预后极差,往往生存期不超过6个月。胃癌、肠癌、卵巢癌、胆管癌、胰腺癌等腹腔癌症,种植转移高发,胸腔癌症如肺癌也难逃此运。相关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死于种植转移的癌症病例在100万以上。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崔书中教授介绍,以胃癌为例,我国一年胃癌死亡人数超45万,20%的胃癌病人在确诊时已经发生种植转移,即便是根治手术之后,也有50%的病人会在5年内发生种植转移。
如何将散落在腹腔和胸腔的癌细胞清除干净,是一大医学难题。化疗是目前唯一的办法,但由于腹膜血浆屏障等原因,传统的全身静脉化疗对腹膜转移疗效甚微,特别是对腹膜转移导致的恶性腹水更是束手无策。
“我相信万物均有制衡,一定有办法可以攻克这个难题。”2002年,当时36岁的崔书中铆足了劲要攻克这道医学难题。肿瘤热灌注化疗的研究开始启程。

技术创新
热灌注化疗,简而言之,就是利用癌细胞怕热的特点,用43℃恒温热水灌注化疗药物充盈病人体腔,“烫”死癌细胞。然而,如何让温度保持在43℃这条“钢丝线”上,成为关键问题。
温度高了,烫伤,温度低了,无效。既往的技术方法比较原始,而且国内外的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技术方法大同小异,控温不精准,治疗温度常常在40℃~49℃之间,控温精度在1℃以上。没有精准控温的技术方法,临床显示,HIPEC疗效相去甚远,有的甚至存在安全隐患,腹膜转移患者的生存率一直不高。
人体麻醉状态下,腹腔温度只有32-35℃,如何让灌注的药水保持恒温,如何让药水充盈到腹腔内不留死角,如何建立循环、做到无菌……这些都需要一步步摸索,修正,打磨。从2002年开始,崔书中教授带领团队“死磕”精准腹腔热灌注技术,2006年自主研制开发出高精度的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控温精度达到±0.1℃。2009年12月,国家药监局批准III类医疗注册证,2010年该项技术开始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目前全国将近400家三甲医院引入了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在全国百强医院中,86家已经在使用这一“广东制造”,累计治疗26万例次。
广东省医学会在2018年的医学科技成果评价意见报告书中写道:“该项目在腹腔热灌注化疗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精准腹腔热灌注控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转化医学成功的示范。”

“神奇”病例
年过五旬的广州人梁波(化名),2017年被确诊胃癌时,癌细胞已经在腹膜广泛种植转移,本应柔软的大网膜成了“饼状”,这也意味着他的胃癌已经非常晚期,基本丧失了治疗的机会,平均生存时间只有3-6个月。在接受了三次热灌注治疗后,医生用腹腔镜探查,竟然找不到癌细胞踪影,大网膜也恢复了正常。目前梁波已经生存了两年多。
更为“神奇”的案例,是一位70多岁的病人,直肠癌术后左肺弥漫性转移,也就是癌细胞转场到了胸腔,左侧胸腔一个拳头大小的肿瘤,右侧胸腔则出现胸水。在接受45℃(胸腔的耐受度高过腹腔)的热灌注治疗一周后,病人的胸水消失了,连带肿瘤也消失不见,让医生大呼“神奇”。

在崔书中看来,这样的“神奇”案例不在少数。但医学是谨慎的,一项全新的技术能否被医生接受应用于临床,需要更大样本量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崔书中教授告诉记者,回顾性研究资料显示:与传统治疗相比,精准HIPEC能够提高IV期胃癌中位生存8.9个月,提高IV期肠癌2年生存率13.4%,Ⅲ期卵巢癌中位生存期可提高10.7个月。目前围绕该技术已形成了1个临床路径、4个临床治疗指南和10个专家共识。“我们已经了建立胃肠、卵巢等10余种肿瘤多中心大数据库,并牵头国内外50多家三甲医院开展3项RCT(随机对照试验),预计三四年后会有更权威的结果。”
在崔书中教授看来,热灌注化疗技术最大的获益并非已经发生腹水或种植转移的晚期癌症病人,在根治术后预防性“清扫战场”,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
不过,腹腔热灌注化疗仍有待解决的问题。为何有的病人对热灌注化疗敏感,有的病人却收效甚微?崔书中介绍,目前团队正在开展相关研究,为病人寻找出更加敏感的药物,实现更为精准的治疗。“走完这一步,这个故事才算是画上了句号。”

专家介绍:崔书中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
博士研究生、医学博士学位
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现任: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专业委员会腹膜癌专委会候任主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热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副会长
2010年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当选广州亚运会火炬手、2011年当选广州市优秀教师、2014年获得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获得广州市医师奖。主要从事腹部肿瘤的外科治疗和临床研究工作,对肝胆胰腺癌、胃肠癌等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研发了“高精度体腔热灌注化疗系统”,主要技术参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立了“高精度、大容量、持续循环”的体腔热灌注化疗的技术方法,对预防和治疗腹膜、胸膜种植性转移疗效独特,尤其对胃癌、大肠癌、卵巢癌、胆胰癌、肺癌、腹膜假性黏液瘤、恶性间皮瘤等较容易出现种植转移的疾病有较好治疗效果,2012年卫生部把这一技术列入胃癌的临床规范,2014年这项技术获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牵头制订了“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技术应用专家共识”。在国际、国内大会学术报告300余次。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