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好久不见的长暮。
介绍一下,我是个几乎被贫富差距击垮的年轻人。
昨天和闺蜜聊到双十一,她兴奋地展示了自己满满当当的购物车,又问我有什么购物计划。
我耸耸肩,表示自己什么都不打算买。
闺蜜问为什么,我坦言没钱:“饭都要吃不起了,还买什么东西。”
她疑惑道:“你能有多没钱?吃都吃不起?不够问家里要呗。”
我有些想笑,所谓有钱女生和没钱女生的区别,大概这样吧。
在我连吃饱都得精打细算的时候,她可以毫无顾忌地购物消费。
我笑着拍拍她脑袋:“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十五岁的我真的有吃不起的时刻。
不是零食,是正餐都吃不起。
那时候我刚考上城区高中,住宿,一个月生活费500。
这笔钱够我在食堂吃饱三餐,节省一些的话,还够买点零食水果。
不过刚换了新学校,难免有社交往来,也难免花钱。
同学约我周末逛街,我找不到理由拒绝,只好硬着头皮赴约,兜里就两百整钞。
同学基本都是市区人,出手阔绰,也很热情。
她们知道我没什么钱,所以一路上买吃买喝都不肯和我AA。
老实说,我是有点羡慕的。
大家都是同学,看似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光凭家境她们就能甩我好几条街。
她们越是体贴我不肯要我的钱,我越是觉得丢脸和无助。
我可笑的自尊心被她们小心翼翼地揣在怀里,又在无意间掉到地上,任人踩踏。
饭后大家商量着要去唱歌,我不好意思再让她们请客。
于是“豪气”地往KTV前台拍了两张红票子,又颤颤巍巍地收回了剩下的20找零。
那应该是整个中学生涯,我掏钱最多最爽快的高光时刻。
但打肿脸充胖子的结果是:明明刚到月中,我身上却只剩几十块了。
我没有开口问父母要,家里情况不好,我是知道的。
我没办法为自己的莽撞去为难父母,只好想方设法地省钱。
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不吃。
你试过七天纯喝水什么都不吃吗?我试过。
我找了个减肥的借口,整整一个礼拜没舍得吃东西。
同学拎着便当和零食进教室,我就捧着保温杯躲在角落喝水。
哪怕她们邀请我一起,我也只是咽咽口水表示要减肥吃不了。
直到最后一天晚上,我实在没忍住买了个鸡蛋饼,花了五块钱。
那个饼加了土豆丝、海带和里脊肉,刷上了厚厚的甜面酱…
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恩赐。
不是人间至味,却让我记了六七年。
那是我第一次直观地尝到贫穷的味道:微苦微咸,伴着空空的风声。
之前微博有个热门话题:“该不该让孩子知道家里的真实贫富?”
持反对意见了占了七成,我却不这么想。
直面贫穷是很重要的事情。
之前写的文章,有读者在评论区说我不知道什么穷。
其实我太知道了,从小就知道了。
爸妈从未把我当成小孩儿,我对家里的财政状况了如指掌,甚至参与其中。
我家就像一个巨大的绣花枕头,表面光鲜亮丽,内里负债满满。
家里的每一分钱都要靠爹妈的锅铲挣来,很少能存款。
前些天妈妈生病手术,那钱也借来的。
所以从七八岁起,我就很少为钱任性了。
但懂事依旧是我最讨厌的词汇。
一年级的时候,我偷拿了家里的钱想买零食 ,还傻乎乎地破开了一百块以为不会被发现,后来我被爸爸罚在天井站了一个多小时,哭到泣不成声;
还是一年级,家里缺钱过年就批发了好多春联回来卖,豆丁大小的我刚从学校捧回了三好生的奖状,丢下书包就成了小摊上最年轻的“商人”。
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是可以像同学一样,在年假的时候牵着爸妈的手购置年货,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用顾虑。
可现实是,我站在冷风里搓手,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的一两笔生意发愁。
除夕那天,我爸给了我一百块让我买零食。
超市好大,我转了一圈又一圈,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敢。
后来我买了一罐真知棒,100根,32块,一天三毛钱,是可以持续100天的幸福。
长大,从来不需要到十八岁。
前些天早上,我在公司门口狠狠摔了一跤。
我上班一般骑共享单车,电脑都放在车篓里。
那天路过减震带,车一颠眼看电脑要掉出去,我立马拉了刹车想阻止。
没想到那天骑的车制动不好,急刹车之后我整个人都飞了出去,电脑手机单车撒了一地,十分狼狈。
我乍一摔倒有点懵,整个人都缓不过神来,腿上是一阵阵撕扯的疼痛。
顾不上查看伤口,手机的打卡闹钟又响了。
我只好赶紧爬起来捡东西,一瘸一拐地赶去公司。
到公司放下包,我第一时间掏出了手机和电脑。
手机屏没碎,只有些刮痕;电脑......屏幕四分五裂。
我的心情down到了谷底。
同事的惊呼让我意识到除了电脑,摔坏的还有我的腿。
擦伤挺大的,正好在左膝,曲腿不方便,现在还隐隐作痛。
但我哪顾得了那么多呢。
摔坏了我不过是疼几天,摔坏了电脑又要花好多钱。
我知道是自己不注意,但还是有点委屈,憋着眼泪问同事修屏贵不贵。
同事凑过来看了看我四分五裂的屏幕和老旧的电脑款式,说修屏不划算,建议我直接换一台新的,不会很贵。
他轻飘飘的话语有点刺耳,我差点没绷住,闷声说了句没钱。
是啊,没钱啊。
有钱的话我也想轻描淡写地换台新款电脑,
有钱的话我也想请一天假回家放肆地哭一场,
有钱的话我也想在关心电脑之前先关心自己的腿。
可我没钱。
后来电脑修了六百多,而我受伤的膝盖只是简单擦了擦碘伏,至今没好。
我经常会羡慕我的同事们。
放眼整个内容组,只有我在无锡没有固定居所,同事大都有房有车,甚至在朝着“二房”努力。
意识到这些事情其实很折磨。
我并不嫉妒,也知道她们为此努力了很久,但这种落差感是足以杀死一个年轻人的。
明明年龄相仿,拿着一样的工资,做着一样的工作,我是来争取生存,她们却是体验生活。
这话或许有些极端,但我真的.......好羡慕。
前些天刷知乎的时候,我刷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年轻人都愿意到北上广深打拼?”
而其中的一条热评,来自于我很喜欢的张佳玮老师。
他这样写到:
“我和家乡的矛盾,是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和家乡不那么先进的境况的对比,虽然无锡已经算是中国相对富庶发达的城市了。”
字里行间,他的从容自信让我折服,也让我痛苦。
同样的一座城市,对他而言小到需要逃离,对我却已大到难以想象。
我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这座宜居城市里买上一砖半瓦。
他说:“每个人的安全感和快乐,也就是多一点选择,而已。”
而已。
可我连做选择的资格都还没有。
太难了,甚至比穷还要难。
至少我能直面自己的穷困,像接受日升日落的自然法则那样,平静地接受它。
我能让不富足的日子开出花来,一草一木都可爱,一字一句都喜欢。
我能建一座漂亮的象牙塔,轻松写意,甜蜜完满。
可我依旧会痛苦。
在我心疼爸爸买包好烟都要犹豫,而同学给他爸换了辆新车的时候;
在我为了吃饱精打细算,而室友邀请我去吃一顿人均1K+的法餐的时候;
在我给一只用了两三年的手机频繁换屏,而朋友秀她的最新款顶配的时候.....
好像不管我怎么追赶,永远还是差了一截。
所以,打败我的哪是贫穷呢?
是越不过的大山啊,是那座叫作差距的大山啊。
我把这一切都说给闺蜜,她听后问我:“打败你的真的是贫富差距吗?”
我有些赧然:“是......是吧。”
“可你说了这么多,我只听到了你对自己的不满意。”她皱了皱眉。
“你没有很差吧,比我们很多同学都混得好啊,刚毕业着什么急?”
我没接茬,这话很多人都跟我说过了,可我还是急。
父母老去,朋友渐远,前路未卜......我谁都追不上,却必须负重前行。
闺蜜见我没说话,又追问道:“你究竟想成为谁呢?第二个张佳玮吗?”
我有些无措:“不知道,但我真的很想可以选择,很想更广阔,如果他是这样,那我大概就是想成为这样的人吧.....”
一阵诡异的沉默后,闺蜜机关枪似的开口了:
“清醒一点吧傻X,什么被贫富差距打败了,你不自己嫌弃自己吗!”
“这个世界根本就不需要第二个张佳玮了!”
“别人怎么样和你有什么关系,你能和他互换吗?”
“你能改变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吗?你能抢夺别人的财产吗?”
“为什么要给自己套模板,为什么羡慕别人?
“你没钱难道你还没脑子吗?”
“二十出头,难道不是什么都可以成为的年纪吗?”
“为什么非要成为别人?成为自己不好吗?”
“和自己比不好吗?”
我被震得说不出话来,满脑子都是那一句“和自己比不好吗?”
是啊,和自己比不好吗?
八岁时奢望的真知棒唾手可得了;十五岁付不起的KTV包厢也拿下了;妈妈舍不得买的衣服我付得起了;爸爸想抽的香烟也不觉得贵了......
我已经实现了水果自由,也是时候实现思想自由了。
这个世界的羡慕链太长,穷人羡慕富人有钱,富人羡慕穷人空闲,男人羡慕女人轻松,女人羡慕男人自由......
我们总在羡慕别人的人生,却从不羡慕现在的自己。
你现在拥有的一切,难道不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吗?
哪怕负重,我们也始终前行。
向着远处,向着理想中的自己,步履不停。
什么贫富差距,什么模仿榜样,什么穷困潦倒......统统见鬼去吧。
何必框死自己,你才是你的可成为啊!
我只想和自己比了。
那......重新介绍一下吧,我叫长暮,一个不想成为谁、只和自己比、不想被贫富差距打败的年轻人。
希望你们也是。
祝好。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