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为什么成名已久的导演拍不出流浪地球?

为什么成名已久的导演拍不出流浪地球?

阅读量:3854257 2019-10-27


 当年《卧虎藏龙》给了很多国内第五代导演一个认知:只要我们片子拍得中国元素多,美国人爱看,那就有机会冲奥。几乎他们在把冲奥当成任务目标一样在拍片。 
他们拍出来的片子普遍特征:场景宏大、史诗级气氛、大场面大制作、音乐雄浑、画面色彩绚烂、故事内核简单希望西方人能看懂、以及最重要的,不说人话。 
比如《英雄》(当然,这是个好片子,也是同类里最好),《十面埋伏》,后面《无极》、《王的盛宴》、《夜宴》、《黄金甲》等等等等,都是那10来年的作品。 
对于国内观众而言,也许有审美疲劳,但同时也觉得,这不是给自己拍的,是为了给外国人看、在海外拿票房、冲奥的片子,中国元素堆积得多,却难以有亲切感。 
《长城》同理,国师多年下来还是跳不出这个圈子,作品里依旧有这个味道(不光他,陈凯歌的《猫妖传》也是这股味),何况看一下长城的staff本身,就是个西方人想要中国奇幻的猎奇欣赏作。一个在好莱坞拿不出手的片子。 
但《流浪地球》不同,他们一开始瞄准的,就是中国观众,尤其是苦等多年的中国科幻爱好者。

 
你能从这片子里看出来编导们浓浓的“我们知道你们想看什么、我们努力地把它们做出来了”。大场面的科幻场景、探索宇宙的浪漫情怀(黄金时代科幻的特色)、中国中青年观众可以倍感亲切的小细节(打麻将、50年的妹子、一碗阳春面),详细考究的道具制作(装甲极重)、增加世界观浸入色彩的各种科幻细节(球型方向盘、蚯蚓干、翻译器),乃至对经典科幻那些小致敬(MOSS和重机枪),饱和式救援那种所有人都在奋斗的感觉,有没有让你想起国内救灾时候的众志成城? 
你能感觉到的是这个作品澎湃的生命力和创作热情,他们首先让中国观众先满足,把一个原汁原味的中国式科幻讲得顶天立地。没有老一辈导演们那种“请西方洋大人们来看看我们的世界”的低人一层感,而是“这就是我们的科幻,我们很喜欢,欢迎你们来看”。 
也许把《流浪地球》的本子拿给国师、冯小刚、陈凯歌这些成熟导演,他们可以把硬伤拍得比郭帆这种小年轻少很多,但更大的可能性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勇气和余力接这样一个剧本去拍片。

 
我不是说老一辈导演不好,一个时代人有一个时代人的任务。国师那代人成长起来时候国内并不富强,河殇思维也很久,他们只能勉强立足,把奥斯卡和西方式审美、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看得极其重要。但新时代的编导们没有这些束缚,他们可以更加自信地去拍一个让自己观众首先感兴趣和为之赞叹的故事。 
这是本质上立意就有的差距。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