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社交的一个好处就是——有大量的时间充实自己,包括:书,电影,美剧,漫画,动画。
我小学时候很爱去新华书店,那估计是我这辈子为数不多的主动渴望看书的时间了。一楼,穿过右手边的古典文学,里面的房间是儿童读物。我最喜欢的是十万个为什么,世界奇闻轶事,我记得的不多了,有长了两个脑袋的怪人,有人脸蝙蝠,配上超低像素的黑白照片,我从这种惊悚里获得一点害怕和强烈的兴奋感。有一天下午我读到一本外国的小说,讲了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出车祸去世以后上天堂的故事,在天堂里人们都是他们去世时的年纪,这个女孩子和朋友们帮助一个男孩救了自己的父亲,大概是这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对我影响很大,我们小时候很忌讳谈论死亡,说到“我饿死了”都需要吐唾沫来避晦气。故事里的天堂是一个太美好太自由的地方了,没有争吵没有冲突,不到十岁的我读完故事走出书店以后,心里都是向往,所以从小到大我一直都不太惧怕死亡。长大了以后觉得,这本书放在儿童读物区难免不太合适。
我看过的电影太多太多了,以至于现在打开网站的影视库,按评分往下拉,几乎全都看过。小时候第一次完整的看一部电影,是二年级班上发了免费电影票,那种成本超低,制作粗劣,剧情狗血的3D电影。真正被电影震撼到,是2010年家里电脑上看的《阿凡达》。当国内的电视上只能看到古装,抗日和婆媳吵架的时候,我被这个架空世界的故事震撼了,太美了。我那个时候14岁,第二天到学校,发现只有后座的一个平常大家都不太爱理的男生也看了阿凡达,我跟他讨论了一整天,从阿凡达,到UFO,到ET外星人,到平行时空,我第一次这么兴奋。
初中的《剪刀手爱德华》是我看过的第一部爱情片,当时是一个夏天周末的中午,吃过饭后我妈在客厅的沙发上睡觉,我在旁边的书房里看电影,期间蹑手蹑脚的跑出去拿了一整卷卫生纸,因为书房的那条毛巾都被我哭湿了。初中那几年在大家都在看霸道总裁爱上我的言情小说时,我看了很多有情人没有终成眷属的爱情电影,比如《赎罪》,《天使爱美丽》,《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我脑中的橡皮擦》,《花样年华》,《重庆森林》,《爱的发声练习》……流下了我本该十年才能流完的眼泪,以至于我后来很抗拒国内外的爱情电影,更不要说最近国内的多部垃圾早恋电影,我有那个时间和钱我为什么不去吃一顿麻辣香锅呢?
高中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还是偏爱惊悚,科幻,恐怖,奇幻类的电影。我觉得超好看的:《搏击俱乐部》《哈利波特》《指环王》《加勒比海盗》《异形》《黑衣人》《恐怖游轮》《林中小屋》《心慌方》《返老还童》《七宗罪》《杀死比尔》《发条橙》……
上大学以后空闲时间更多了,发现普通的电影已经刺激不到我的点了,加上本科开始做各种动物实验,我开始疯狂喜欢《电锯惊魂》类的电影,但是很可惜能把血腥题材拍的好的电影并不多。我也开始看高分好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盗梦空间》《这个杀手不太冷》《辛德勒的名单》《教父》《飞越疯人院》……几乎没有我没看过的,每一部都很伟大。所以我现在近视500度,当时为什么不攒钱买个ipad呢?后悔。
我本身是一个很敏感的人,在读书看电影这种事上,我也会控制不住的完全“浸入”到故事里。我总是会因为看了一个悲伤的电影而难过好几天,不管是因为战争,亲情,爱情,友情,贫穷……我总是会沉浸在那种情绪里。所以我现在把自己的感情用的很“小心”,一些明摆着赚人眼泪没什么意义的爱情片,一些《素媛》题材的真实改编电影,我都拒绝去看。我记得一本书里作者写到:如果只是单纯为了消耗读者的感情,而拼凑或者编写出的故事,这样的作品是没有意义的,不值得阅读。我当时很震惊,居然有人这么准确的表达出我的想法。
我不是专业的作家或编剧,但是在我看来,一个好的电影至少需要有一个好的故事,一个有想法的导演和一群靠谱的演员。
我仍然记得16岁看《杀死比尔》里,刘玉玲穿着日本和服在樱花下与女主相遇的场景。我当时还不懂这个电影到底要表达什么,我只记得我小时候看过的《霹雳娇娃》里也有刘玉玲,她是黄皮肤的中国人(后来才知道是美籍华裔),我满脑子疑惑的是,她为什么要穿着日本的和服,为什么背景是日本建筑和樱花,为什么不能是中国的服饰和建筑。
后来的《盗梦空间》《星球大战》《千与千寻》,每一部电影都能打开一个全新的空间,我甚至一度怀疑国内作品的想象力大概只能是《西游记》《聊斋》和《山海经》了,而现代的我们显然远远不如我们的先辈。我们评分高的电影是《霸王别姬》《闻香识女人》《一出好戏》《卧虎藏龙》,我们能讲好时代下的爱情,我们能拍好武打,但是我们没有人去讲科幻,我们没有优秀的恐怖片和悬疑片,我们没有影响全世界几代人的皮卡丘,叮当猫和火影忍者。我们有张艺谋,冯小刚,王家卫,但是我们没有斯皮尔伯格,希区柯克,昆汀,伍迪艾伦,宫崎骏,新海诚……
我们讨论的是大家“乐意”看到的手撕鬼子,一枪一个日本人,霸道总裁,傻白甜女主,宫斗大戏,医院的恋情,警察的恋情,谈判官的恋情,三角恋四角恋,闺蜜背叛,老公出轨。我们的女演员即使掉进火山里也有高耸的假睫毛滋润的红唇和无暇的肌肤,千里之外也能看到是女扮男装但就是没人发现的女主角,霸道男主永远都是都是一副雕塑脸,好看的女孩子一定得是瘦的像个蚂蚱,帅气的男主角也一定不能话多,更不要说有的电影剧本本身就是垃圾了。
前两年的《白日焰火》让我对国内的电影有了新的看法,也许我们不缺会讲故事,讲新故事的年轻人。还有今年的《流浪地球》,也终于填补了国内科幻电影的空白,虽然这部电影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我当时走出电影院的第一反应就是激动,是开心,我们终于有这样的电影了。刘慈欣这位过于低调的科幻作家也终于能被更多人认识(太给山西人长脸了)。
在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谈论的都是物质和发展,我们没有了50年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谈论艺术会让大多数人觉得不务正业,追求艺术而不是学术会让人觉得没有前途,艺术和文化的目的变成了“获取利益”而不是“表达”……浮躁的气氛下少有人还能专注地沉淀自己,越来越多人挤向城市实则漫无目的,大家跑的太快以至于紧盯着脚下怕被绊倒,少有人还会望向更远的远方,少有地方还能有绝对的平静,少有思想能够突破物质的牢笼。
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远,但是为了我们的孩子,还有我们孩子的孩子能够自由地描绘脑中的世界、自由地追求艺术和文化、自由地选择职业,为了他们得到他们应得的支持和赞赏,为了他们不用将自己的小说和漫画藏在柜子最底层,为了他们敢做梦,我想我们真的需要非常非常努力,建造一个更加包容和热情的世界。
→ 希望以后我们能说出这句话
很晚了,那么
みな,おやすみなさ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