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贸易战真会熄火吗?
阅读量:3670093
2019-10-22
据多家官媒15日报道,第十三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近日在华盛顿举行。美方表示双方达成了实质性的第一阶段协议;中方表示双方在一些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意朝着最终达成协议的方向努力。
于是,有人撰文,认为中美贸易战结束了,理由很多。也有人撰文,认为特朗普是一个出尔反尔毫无信誉的人,中美贸易战不可能停下来。
那么,中美贸易战停下来的概率到底有多大?
笔者以为,即使特朗普被弹劾下台,全面停下来的概率也几乎为零,不过是规模大小而已。
为啥?今天只说两个理由:
第一个:这是美国迫于无奈的“绝地反击”,只要不失败,就不可能轻易放弃。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美国现在的产业还剩下什么?
过去的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甚至总体科技水平最高的制造大国。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美国“人权事业”进入巅峰,工人们的各类“权益”也进入巅峰,制造业乃至各类行业的人工成本急剧增加,相比全世界属于最高水平;于是,美国很多基础制造业要么破产,要么放弃,要么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目前,美国的主要支柱产业只剩下四类企业:高技术产业、军火制造业、高附加值制造业、农业。
可以这样说,美国的轻工产业甚至整个基础制造业基本荒废,美国民众生活需要的服装、家电、一般生活用品等等制造业已经基本空心化。
这是美国发展史上最大的认识误区和最大的错误。
“全球经济一体化”虽然源自于欧洲,也是这种观念的作用促成了欧盟的诞生,但实际上还是美国运用的最好,发挥了最大作用;其基本标志就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科技的美国,看不上基础制造业的微薄利润,尤其是随着美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人工成本的急剧增加,美国企业乃至政府都普遍认为,只要掌握尖端科技,并利用尖端科技控制军火产业,就能继续在经济上称霸全球,于是逐步抛弃了基础制造业,甚至连汽车制造业都不在话下,昔日全球最大的汽车产业重镇——号称“世界汽车城”的底特律十年间就彻底衰败。
因此,今天的美国产业,只剩下了以芯片技术为核心的前沿电子科技产业,以尖端电子科技和先进材料技术为支撑的军工产业、以尖端科技为基础的航空制造业、以转基因技术和农业机械化、自动化为支撑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者。
但是,尖端的东西,不能当饭吃啊!不过是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产业发展方向,能够产生的经济规模效应有限,并且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是重创社会就业率。
而中国则不相同,儒家文化潜意识影响之下的中国,“稳扎稳打”是中国发展的基本指导和做法。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制造实体,是人类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基础。没有完整的制造业,一切都是白瞎。没有制造业,就没有足够产品;没有制造业,就没有足够的就业率;没有制造业,第三产业完全就是空中楼阁;老百姓连工作都没有,哪来的可观收入?钱都没有,怎么能消费?怎么可能具有繁荣的旅游市场?
因此,中国不仅目前是全世界唯一的全方位制造业大国,也是目前为止全世界唯一可以全面覆盖制造业领域任何一个门类产品的国家。
这就是中国这四十年来高速发展,从一穷二白飞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根本基础。
中国的制造业在结构上与美国绝对不一样,不仅涵盖了航空航天、一流芯片、5G技术等尖端科技在内的产业,同样涵盖了最简单的毫无科技含量的大头针和纽扣产业。
换句话说,全世界离开了中国制造,简直无法生存;而中国哪怕是“闭关锁国”,与全世界脱离一切联系,也照样可以继续发展。
对美国来说最要命的是,中国竟然搞出了一个《中国制造2025》规划,进一步优化了各类制造业的比例和结构,这活生生的就是要全面垄断世界制造业的节奏啊!
而今天的美国被中国追在身后,照这样发展下去,美国被超越已经不可避免,即使中国不称霸,但美国的霸权也会自动失去。
最要命的是,这样的趋势,必定会导致美元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危机,一旦局部或者大部失去美元的垄断地位,美国“剪全世界羊毛”的经济霸权也就很快失去了,经济必将急速下滑。
这才是美国最心慌最焦虑的事情。
这也是美国不惜“自损八百”也要“杀敌一千”发动贸易战的原因。
但是,当今的世界根本就离不开“中国制造”。
如何打垮中国经济或者遏制中国经济发展?这是美国的头等大事。
搞乱香港,作用极为有限,甚至没有作用,但可以干扰中国,分散一下注意力;如果中国处理不当,则有可能引发重大危机。
问题是搞了四个月了,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效果。
美国根本不敢、也根本没有能力发动对华战争。甚至只会惨败,最终“日月换新天”,美国彻底衰落。
今天,在美国人眼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就是“对美国的攻击和侵略”。
因此,利用中美两国巨大的贸易逆差,依托美国“瘦死骆驼比马大”的优势,利用美元优势,发动“自损八百杀敌一千”的贸易战,是美国目前的唯一选择,也是美国无可奈何的举动,完全就是“绝地反击”。
这种情况,美国怎么可能真的停下贸易战?
第二个,美发动贸易战,是美国史上最罕见的“团结一致”。
特朗普发动对华贸易战,并非特朗普一己之力,而是美国共和党、民主党乃至多数普通民众有史以来最罕见的“一致意愿”。
为什么?
因为这是美国民众的普遍共识——再不遏制中国,美国真的不再强大了,要不了多少年,世界老大的地位只能交出去了,至少是美国的影响力会大大下降了,美元的霸权地位会受到极大削弱,美国衰败是必然的。
以美国那种政治制度,“胜选是一切政治经济军事政策和手段的根本动力”。一般来讲,在野党一定会设法遏制执政党,给执政党添乱,阻挠执政党一切可行的议案和政策。
因为,只有执政党搞得一塌糊涂,在野党才可能在下一轮的竞选中获胜。
但是,对于特朗普发动美中贸易战乃至与欧盟、日本的贸易战,美国轮番执政的共和党、民主党却体现除了史上罕见的“团结一致”,甚至除了直接利益受损的一些美国企业和农场主以外,多数美国民众哪怕遭受高物价的影响,也都支持特朗普的贸易战。
再加上特朗普一贯出尔反尔毫无信誉的人品特征,所谓“协议”,不过就像他的推特言论一样,今天的观点明天就可以否定或者变换,今天的立场明天就可以删除或者反其道而言之,今天的决定明天就可以推翻或者修改。
因此,别指望美中贸易战真的可能停下来。
最多,是因为美国企业根本没办法离开“中国制造”,美国民众根本没法离开“中国制造”,贸易战的规模和范围有所缩小而已,烈度有所降低而已。
中共和人民军队在过去的革命战争中,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擅长打持久战。
相对于美国而言,中国具有三大优势:
一是内需优势。中国占据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14亿人的人口就意味着世界第一大的内需市场。说夸张点,即便全世界封锁了中国商品出口,中国的内需市场仍旧可以实现经济增长,不过是增幅会降低而已。
但这可能吗?美国不过是中国的一个大市场而已,除了美国,还有全世界那么多国家,美国不过是世界市场的大约二十分之一而已。
二是制度优势。中共领导下的中国,具有全世界最大的制度优势,这种制度可以造就“全民意志”去“集中力量办大事”。这对于美国来说,那是天方夜谭。
三是产业优势。也就是制造业优势,中国的制造业涵盖人类社会几乎所有的产品,任何国家根本没法通过制裁搞垮中国。这就是美国早贸易战的谈判砝码中要求中国放弃《中国制造2025》的根本原因,因为美国实在太害怕了,太焦虑了!
因此,美中贸易战,眼前美国会暂时占据优势,但时间一长,美国会耐不住的,不光美国企业耐不住,老百姓也耐不住。
也许,只有三五年之后,美国实在耐不住了,美中贸易战才会停下来,那还是就像当年的朝鲜战争一样——美国在没有取得胜利的情况下签署“停战协议”,战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