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0月16日下午,从云南省宣威市来的一行人到了尤溪县公安局新阳派出所。一种难以用言语描述的心理活动在这群人心中酝酿。人群中有一位是父亲,姓包,他们来与久别重逢的孩子相认。说是久别,的确,整整21年。终于可以见到曾经自己的孩子,不知道他过的好吗?
1998年11月8日,一个特别冷的冬天。包某外出务工。留下了自己的6岁的孩子在家中玩耍。孩子自己一人在自家的门口玩耍,大人们各自忙着生计。可意外却在此刻悄然而至,包某的孩子凭空消失了。包某根据周围目击者碎片式的线索得知自己的孩子可能被人贩子拐走了。
从此,包某走上了一条漫漫寻亲路。一年一年的煎熬,一年一年的思念,在包某心里愈发强烈。随着科技的进步,有了打拐DNA数据库。2012年6月14日,包某第一时间到了云南省宣威市公安局申请了采集血样对比查找自己的孩子。

终于,苦苦等了21年。云南警方获悉在尤溪县新阳镇有一男子陈某任的血样DNA与包某夫妻具有亲子关系。尤溪警方根据线索对陈某任的信息进行比对,并根据相关信息对陈某任的养父母进行询问。陈某的养父陈某助重新揭开了埋在心里20多年的心结。
原来,陈某助共养育3男1女,当年,陈某助的次子陈某淋出生不久就发现有些疾病,造成发育缓慢的并发症发生。所以陈某助夫妻两就合计了一下,就从某村里自称孩子母亲的“亲戚”手中花一万元钱购买了一名男孩,并取名陈某任,当时陈某任已经6岁了。因拐卖该男孩的“亲戚”声称生父母是因生活困难,无法养育孩子,陈某助也就没有多虑购买了。
一场孩子的买卖被尤溪警方揭开了。可已然过了20多年,一名孩子的命运就这样被改写了。曾经的血浓于水却只变成了一句“你过的好吗?”面对已涕不成声父亲,换来的也仅仅只是一声“嗯”。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儿童的拐卖,代价却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和一个个被改写的命运。没有买卖,就没有拐卖!
当然,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界的普法、群众的法律意识提升,这样的悲剧已经越来越少的发生在我们身边。
据公安部在2017年年初公布的信息,截至2016年12月15日,公安部儿童失踪紧急发布平台共发布信息572条,找回儿童533名,儿童找回率为93.18%。其中,解救被拐儿童21名、离家出走儿童325名、迷路走失儿童65名、不幸溺亡40名、不幸遇害23名,其他到同学家、朋友家玩耍未告知家长、债务纠纷、家庭纠纷等原因59名,未找回儿童39名。值得关注的是,分析数据可知,在找回的失踪儿童中,因被拐失踪的儿童约占3.67%;离家出走的失踪儿童约占56.82%,是最重要的儿童失踪原因;因迷路走失的儿童约占11.36%,占第二位。离家出走与迷路走失两者之和大于68%,远高于拐卖等原因。

在今年5月15日,“@公安部儿童失踪紧急发布平台”官方账号发布最新统计信息:“截至2019年5月15日,平台共发布儿童走失信息3978条,找回3901名儿童,找回率为98%,其中解救被拐儿童57名。对于未找回的儿童,公安机关将继续加大案件侦办力度,力争早日让孩子回家。同时提醒广大家长朋友,要认真履行监护人的责任,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尽量减少离家出走、迷路走失、溺水的情况。”
作为父母,纵然有千万个理由,请别本末倒置,请多给孩子一点时间,陪伴他们,要不然他们就要长大了。
来源:平安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