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内空气湿度过高,极易引起病害爆发,上篇文章跟大家简单介绍了几种降低棚内湿度的方法,除了空气湿度大、大棚膜滴水也是导致叶部病害发生的一大诱因。

如何防止或减轻棚膜滴水问题?


首先,选择流滴性好的棚膜,如EVA防雾防滴膜,聚氯乙烯无滴膜等;质量好的棚膜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棚内因湿度大引发的起雾现象,而较好的流滴性可使棚膜上凝结的水珠顺膜而下,避免其直接滴落在植株表面,引发病菌侵染。
再者,及时更换新棚膜,有些好的棚膜有效期能达到三年以上,而有些棚膜半年以后就会逐渐老化、流滴性和透光性都会降低,一般在第二年秋季及时更换。
另外,可以喷施流滴剂,一旦用上了质量不好的棚膜,在进入冬季之前,很难发现其消雾流滴性的差异,提高流滴性的助剂能降低棚膜内水滴的表面张力,促进水滴顺膜流下,常用的农药助剂有机硅就具备这个功能。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注意尽量降低棚内湿度,减少水汽的聚集。可参考链接:气温下降丨棚内加强保暖的同时湿度过大怎么办?
点击下面二维码,识别加关注,获取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