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案情】原告赵某与被告张某某原系合伙关系,合伙终止后,被告张某某因为合伙等事务向原告赵某索要债务款,而赵某既不清算,也不支付合伙款。2018年1月24日,被告张某某强行开走了原告赵某的装载机长达71天。后原告赵某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返还装载机,支付装载机停运损失10.5万元,审理中,原告虽对双方存在债务关系没有异议,但认为债务关系不能成为被告强行扣车的理由。最终法院判决张某某返还装载机,赔偿原告营运损失7万余元。
裁判结果】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张某某强行扣留原告装载机,侵犯了原告的对装载机的物权,我国法律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故判决张某某返还原告铲车,并赔偿装载机营运损失2.8万元。
【法官解读】生活中,经常发生因索要欠款、劳务费、工资等扣押债务人、包工头营运设备引发的情况,一些案件债务人以营运损失诉讼索赔数额动辄远大于债务数额,致使债权人陷入诉讼风险。
我国法律规定,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损害的,占有人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但是现实中如果债权人不采取必要措施,事后将难于维权,那么,债权人如何正确维权,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取扣留债务人财物呢?首先,对于在债务人存在债务风险情况下,债权人可以在诉前或者诉中向法院申请保全债务人相关财产,防止债务人财产灭失或者转移。其次,情况紧急时,当事人也可以采取必要的自助行为,但应在必要限度内。自助行为是指权利人为保护自己的权利,在情势紧迫而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的情况下,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应措施,而为法律或社会公德所认可的行为。自助行为的性质,属于私力救济,与紧急避险、正当防卫的性质是相同的,但自助行为是保护自己的权利,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包括他人的权利,自助行为在实施前,当事人之间存在一种债的关系。债权人实施自助行为应具备:1.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2.情况紧迫而来不及请求国家机关的援助;3.自助方法为保障请求权所必须;4.为法律或公共道德许可;5.不超过必要限度。因此行为人在实施自助行为之后,必须立即向有关机关申请援助,请求处理。行为人无故申请延迟,应立即释放债务人或把扣押的财产归还给债务人,造成损害的还应负赔偿责任。行为人的自助行为如不被有关国家机关事后认可,则必须立即停止侵害,不能因为债务人欠款不还而采取私力救济强行长期扣押对方营运车辆。(李军 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