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2019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速查精选1

2019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速查精选1

阅读量:3707903 2019-10-23


一、选择题:(含时事)
1、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4、在哲学范畴中,所谓形式就是(表现内容的结构或方式)。
5、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6、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不可知论)。
7、“存在就是被感知”是(主观唯心主义观 点)。
8、联系指一切事物、现象(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中)。
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0、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
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
1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1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4、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1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的区别是(创立了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
16、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科学的科学”,因为它(只提供指导科学研究的世界观、方法论)。
17、“心想事成”这一观点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18、“宇宙即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9、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20、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1、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事物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23、古希腊哲学史上关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都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24、唯物主义的古代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
25、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26、空间的特性是(三维性)。
27、关于现象与本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物现象是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28、辩证法的三种历史形态依次是(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现代唯物辩证法)
2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为人类认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道路)。
30、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应当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3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32、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哲学派别是(朴素唯物主义)。
3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
34、物质的固有属性存在方式是(运动)。
35、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36、设想脱离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7、“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3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39、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的观点是(形而上学观点)。
40、“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41、规律是指事物、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42、“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3、从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因素是(劳动)。
4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45、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意识转化为物质)。
46、在物质和意识关系的问题上,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是(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47、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自身的转化)。
48、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劳动)。
49、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指(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5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5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52、意识能动性实现的根本途径是(实践)。
53、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54、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
55、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世界是统一的世界)。
56、哲学上的二元论是(主张物质和精神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世界本原的哲学)。
57、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种观点是(唯心主义)。
58、下列说法中揭示了事物发展规律的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59、扬弃就是(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
60、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61、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能动地反映和改造世界)。
62、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6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真理是发展的)。
6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
65、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在于(不懂得物质的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
66、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局限性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
67、在世界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上,存在着(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
68、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分歧是关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分歧)。
69、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70、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
71、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应当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
7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7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7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75、下列命题中不反映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是(天空出现彗星预示社会要爆发战争)。
7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7、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最基本的观点,即唯物辩证法理论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78、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强大的生命力)。
79、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其理论根据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80、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是同该企业干部队伍的素质、思想政治工作、工人的积极性、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需求直接相关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一果多因)。
81、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的原因是(矛盾具有特殊性)
82、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
83、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84、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浮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85、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86、假象是指(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
87、系统首要的最本质的特征是(整体性)。
88、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89、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90、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91、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是说,奢侈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92、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9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摧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94、辩证法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95、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的源泉)。
96、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注意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其他工作。这种做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97、下列说法中属于矛盾的同一性含义的有(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转化)。
98、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99、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100、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发展的过程)。
文化的本质的是(人的精神的客体化)。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