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qAwp8AmdHzjttFP8R0aiaJVPN2cBjbPNH5whPKxDsbsjUUzwOnzKoEAJUCnC1pWdbz2U9ESU6KWibmId4j7lLiakg/640?wx_fmt=gif)
我国制造业规模居全球首位,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整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
10月15日,2019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宁波)在浙江宁波举行,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在论坛上表示,要实施“突破工程”“短板工程”“卓越工程”来提升制造业产业链水平,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制造业产业国际比较分析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7QRTvkK2qC5QDdQJPnGxib4k0JeBZ44yk6327yWGOibT9hdmonozggkvJ1Ptwo08KfFT9icOmibHajzHBjdlykpciaQ/640?wx_fmt=gif)
周济表示,2019年中国工程院对26类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产业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的这些产业中:
世界领先的产业有5类:通信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装备、纺织、家电。
世界先进产业有6类:航天装备、新能源汽车、发电装备、钢铁、石化、建材。
与世界差距大的产业有10类:飞机、航空机载设备及系统、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机器人、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节能汽车、高性能医疗器械、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
与世界差距巨大的产业5类: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航空发动机、农业装备。
中国制造业产业链60%安全可控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7QRTvkK2qC5QDdQJPnGxib4k0JeBZ44yk6327yWGOibT9hdmonozggkvJ1Ptwo08KfFT9icOmibHajzHBjdlykpciaQ/640?wx_fmt=gif)
中国工程院还对26类制造业产业开展了产业链安全性评估,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产业链60%安全可控,部分产业对国外依赖程度大。
6类产业自主可控,占比23%;10类产业安全可控,占比38.5%;2类产业对外依赖度高,占比7.7%;8类产业对外依赖度极高,占比30.8%。
周济指出,中国产业链“卡脖子”短板开始暴露,这包括集成电路产业的光刻机、通信装备产业的高端芯片、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轴承和运行控制系统、电力装备产业的燃气轮机热部件,以及飞机、汽车等行业的设计和仿真软件等,这些环节仍需进口,产业基础能力弱,部分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存在“被卡脖子”的隐患。
实施三大工程提升制造业水平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7QRTvkK2qC5QDdQJPnGxib4k0JeBZ44yk6327yWGOibT9hdmonozggkvJ1Ptwo08KfFT9icOmibHajzHBjdlykpciaQ/640?wx_fmt=gif)
周济认为,提升制造业产业链水平要实施三大工程:
第一是“短板工程”。补强工业基础技术和关键装备,集中力量攻克“短板”基础技术,如基础元器件和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软件和开发平台等;集中力量攻克“短板”关键装备,如工作母机、电子制造装备、智能检测装备等。组织有关部门,梳理出关系到国计民生、国防安全的“短板”基础技术和“短板”关键装备,中央地方联动,国企民企齐动员,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补上“短板”。
第二是“突破工程”。对于那些“卡脖子”的关键技术,比如高端芯片、核心软件、5G、人工智能、关键材料等直接关系到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的战略必争产业,建议实施“突破工程”,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集中攻关,力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突破“卡脖子”技术。
第三是“卓越工程”,做优做强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
一是巩固提升我国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三大产业的世界领先地位。
二是着力提升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努力赶超世界最先进水平。
三是做优做强纺织、家电、钢铁、石化、建材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成为世界领先产业。
四是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努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