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宁海县桃源街道有个社区服刑人员组成的“阳光志愿服务队”

宁海县桃源街道有个社区服刑人员组成的“阳光志愿服务队”

阅读量:3752630 2019-10-24



启动社区矫正“阳光·榕树湾”项目,发挥社会力量“大榕树”作用,组织147名社区服刑人员开展社区服务39次,累计服务时间达到4888小时。6月以来,作为宁波市残建共融开放式示范服务基地,宁海县桃源街道阳光家园为社区服刑人员“量体裁衣”,组织开展有针对性、人性化的社区服务,帮助他们回归社会,让党建的“红”与司法行政的“蓝”相互交融,从而在活动中产生出更大能量和更多暖意。
金秋十月,正是稻谷收割的季节。然而对于宁海县桑洲镇新桥村的叶叔叔和陈阿姨老夫妻来说,自2011年家中唯一的儿子因病去世(白血病),10来亩的稻谷仅靠两位老人收割。10月15日,桃源阳光家园党支部立即组织由胡小足、胡亮、陆天宁等10名党员志愿者,带领18名社区服刑人员组成的收割志愿者服务队来到老人家中帮忙收割稻谷。



据悉,阳光家园探索构建需求、资源、活动“三个链条”,着力实现精准识需100%、精准联动100%、精准服务100%。根据走访、调查,了解每一位社区服刑人员的特长和需求,构建需求链条,对147名社区服刑人员建立需求档案,探索“ABC”分类管理法,即有特长的对象定位为A类,无特长但愿意参与服务的为B类,参与社区服务有难度的为C类,再按照对象类别提供个性化服务。成立了由8名社区服刑人员组成的阳光家园志愿服务队,开展八小时外志愿服务 8 人次 112小时。目前,已组织阳光家园工作人员走访司法所和社区服刑人员,联合制定社区服务计划 25个,收集有效意见建议 18条。
阳光家园还以“党建+”为引领,以全省第一家党建带残建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为依托,全力构建资源链条,引入22家企业党组织入驻,设立爱心帮扶、残建一家亲等30余个服务项目,组织方言交流、读书分享会活动28场次,让社区服刑人员积极参与到各类服务项目中。
结语
希望通过多次活动,能真正拨动社区服刑人员内心从善的愿景,通过多次的修心教育,希望能真正触及服刑人员心里灵魂,同时希望他们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改造能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桃源阳光家园党支部2017年9月,桃源街道与宁海县残联深化结对共建模式,以“党建+创意帮扶+个性体验”为主的多元化帮扶模式,助推残建事业健康发展,成立了“阳光家园”党支部,全力打造全省第一家“阳光家园”残建共融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号召辖区党员、企业代表、社会爱心人士与学员结对帮扶,开展爱心捐赠服务,以实际行动走在关爱残疾人群体的前列。目前,已累计收集残疾人微心愿109个,招募在职党员现场认领微心愿100个,结对帮扶68次,开展各类能力训练和日常心理辅导100余次,通过“党群同心圆”平台发布活动30余次,线上线下招募志愿者2300余人,用温情、爱心、文化多重服务的力量,真正勾勒出一个爱的“同心圆”。

走进桑洲关爱失独老人暖心合集

宁海微普法 转载发布
来源:宁海县桃源阳光家园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