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网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2vt83NnQjCX3uFtMDEE7Q2kG9vbuUyk3YawNaia6hclseHzvGkDe0aBkFeRibb16sL6GSCLcfuufX9YDyLtU6Tw/640?wx_fmt=jpeg)
最近国内一些城市正在开展新一轮的共享单车清理工作。在北京,摩拜、滴滴等企业的共享单车年底前要完成数量减半,并陆续用新车替换旧车。在上海,过去一个月以来,仅一家企业就清理了两万多辆破旧单车。
说到清理和替换,就有两个问题摆在我们眼前。一是,那么多车,清理的标准是什么?二是,伴随着这么多车辆“下岗”,它们的回收处理问题,也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有媒体报道说,回收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废料,事实如何?
哪些共享单车被淘汰?打分说了算
两年前,上海的共享单车数量最高达到170万辆,影响交通和市容。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的秘书长郭建荣告诉中国之声,经过治理管控,这个数字已经回落到五六十万。除了数量控制,对单车质量和运营水平的要求也在提高,行业协会联合消保委、公安、城管等部门对各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打分,“对它们打分,如果分值比较低的,就可能要劝它退出市场。与此同时也可以加分,比如采用了电子围栏引导正确停车的。”
共享单车的车况是打分的重要因素,但标准不只是车辆的新旧程度,而是安全状况。郭建荣说,“我们要求在马路边的车辆必须完好率达到95%以上,如果出现故障,必须在24小时之内拖离现场。还有三年强制报废,车辆的整洁度等,一系列的措施,要对它们做综合性的评判。”
但是怎么能实时地了解到这些情况呢?
郭建荣解释说:“我们会请有关的检验检测人员随机抽样,看看这个车辆的状况怎么样。有一些车辆刹车都失灵了,扣分就要扣得很厉害,因为有安全隐患了。再比如鞍座不可以上下调节的,车铃损坏的,或者把套已经遗失的,还有车锁没有办法流畅开启的,这些也都是问题,很多指标的。在马路边停的自行车辆必须要符合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