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脸被打肿!拼多多市值超京东,成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

脸被打肿!拼多多市值超京东,成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

阅读量:3785579 2019-10-25



截止美股交易时间本周四收盘,中国电子商务平台公司拼多多(股票代码:PDD)的市值超越传统电商巨头京东。老读者应该知道,从去年起,我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都做出过这样的判断,如今最终成为现实。
目前,两家公司的最新市值对比为:
拼多多:464.4亿美元
京东:448.1亿美元
在中国目前所有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中,拼多多跻身市值排名第四位。前三名分别为阿里巴巴、腾讯、和美团。(有人问百度哪里去了?百度目前市值361.4,比拼多多少了整整100亿美元。)
拼多多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我在不同场合早就强调过,从2018年拼多多上市起,它就注定会成为金融市场交易员们交易宏观中国变化的一个镜像。
当然,这个镜像下沉到微观行为,指向的是经济增速不断下探的过程中,居民消费行为的不断“理性”和下沉。而代表消费升级的京东,显然在这一大趋势当中,并没有处于很好的“借势”位置。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拼多多的很多用户而言,也不仅仅是消费理性和下沉,也代表着另一种形式的“消费升级”,升级与降级,没有绝对标准,取决于消费者此前的锚在什么位置。
此外,拼多多上市之后,也花了很大力气整治假货问题,并在重塑品牌形象问题上,也是重金投入。如今来看,这些努力,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回想阿里的淘宝到天猫,发展路径如出一辙。因此,在刚刚上市时,不少人仅仅因为拼多多的“假货问题”就断言其不会走远,看问题的角度和眼光实在短浅。
实际上,在2019年1月份的时候,拼多多的市值与京东最接近时也仅有2亿美金之遥。如今,拼多多超越京东,基础更为扎实。尽管从市场波动的角度来看,两家公司的市值排位还可能出现反复,但从大势来看,拼多多超越京东是必然的,后续市值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
拼多多股价走势图
来源:Wind,小明研究
正如我在点评拼多多上市的文章(300亿美金!首日暴涨40%!80后黄峥身价超刘强东,靠什么? | 评拼多多上市)里提到的那样,拼多多的发展对应了新的宏观经济的环境:
1)从互联网来看,特别是传统主流意义上的互联网渗透触顶,增量不再,流量成了互联网创业不可承受之重。简单来说,体面的那群人,已经被互联网“收割”光了。流量下沉至小镇青年(快手/抖音)和小镇中老年(拼多多)就是自然延伸的逻辑。
2)居民杠杆对消费的严重挤出。简单来说,大城市的人为了买房很多都背上了沉重债务,还谈什么消费升级呢?追求品质没错,不要钱吗?海淘不要钱吗?代购不要钱吗?消费升级不起来,那就往下走,看看小地方人们都喜欢啥,而这群人往往还没有多少房贷。
新的宏观环境,决定了现在把创业目光投向消费降级比消费升级靠谱得多!传统精英很难真正做到,原因是他们的认知边界太僵硬和固化。小镇青年在这些人眼里,就是魔幻现实。
一个浙大毕业的人可以做出最懂小镇中老年的电商产品,一个清华毕业的工程师可以搞出快手,这里面的东西不值得大家深思和学习吗?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忘记,农村包围城市,在这片土地上,是取得过巨大成功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自己的双脚弄脏,是现在的创业者必须要具备的素质。
今天的文章,我并不打算展开分析梳理为什么拼多多能在一年多时间取得如此成就。倒是有个角度,非常值得大家留意。那就是:
为什么在商业上在资本市场上如此受到追捧的一家公司,在“大众”眼里,却饱受质疑和各种唱衰?不要忘了,真正不创造价值的垃圾公司,资本市场上一定会用脚投票,不会出现市值一直上涨的。
为什么我要在上一句话里的大众一词上加上引号,因为这部分人根本就不能代表真正的主流人群,尽管他们自认为自己是主流。
人的狭隘、无知和固执有多可怕?
看看我上一篇文章的留言区的高赞就知道了:

回头读完这些留言,我想起了知名投资人Seth Klarman的一句话:
Over the long run,the crowd is always wrong. (时间拉长看,大众的看法,几乎总是错误的。)
PS:最近瓜有点多,我也给大家送个瓜:
秦小明是同性恋?
以上文章来自本号的备用号“秦大明”,我会在那边不定期和读者互动,回答读者问题,也会发一些补充文字。请没关注的同学,务必关注,以防失联。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