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为什么仓库里包装完好的衣服会“泛黄”?

为什么仓库里包装完好的衣服会“泛黄”?

阅读量:3795542 2019-10-26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检测中心经常遇到客户这样一个难题:
成批的货物,
包装完好放在仓库里,
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泛黄的现象...



不管是白色服装,
甚至服装上的装饰品也会出现发黄的现象,
连裤子上的捆条也会,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此次咱们拿了一款样品做了些相关的实验测试。

样品状态:白色针织短裤,状态正常,未发现黄变等异常现象。
包装状态:用塑料袋包装且附拷贝纸。
本次实验测试4个项目
1
面料荧光测试,通过在不同光源条件下观察状态,详见图1和图2。
图1
(D65光源)
图2
(UV光源)
说明:
图1为D65光源条件下样品状态,面料和捆条显示正常颜色。
图2为UV光源条件下样品状态,面料和捆条显示含荧光增白剂。
2
耐酚醛黄变色牢度测试(取样部位为捆条),按照GB/T 29778-2013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潜在酚黄变的评估》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为2-3级,详见图3。
图3
3
纤维定性测试(取样部位为捆条),按照FZ/T 01057.3-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3部分:显微镜法》进行定性,定性结果为锦纶和氨纶二组分,详见图4。
图4
4
pH值测试,按照GB/T 7573-2009《纺织品 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进行测试,面料pH值为6.1,捆条pH值为6.6。
根据测试捆条相关项目及特征(成分为锦氨、pH值6.6、含荧光增白剂),可能引起该捆条产生黄变的原因如下:
1
原料(捆条)本身引起的黄变:
原料中的BHT与空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黄变,这种黄变叫BHT黄变,特别是含锦纶、氨纶材料。
2
荧光增白剂引起的黄变:
当荧光增白剂的浓度达到一定值时,白度会达到最高值;但超过此浓度时,白度则会随浓度的增加反而下降,导致织物泛黄。在加工过程中,蒸汽熨烫或定形烘干不均匀也会使增白剂产生迁移,导致局部浓度过高引起局部泛黄。
3
包装、贮存过程中引起的黄变:
贮藏的包装材料为聚乙烯材料且附拷贝纸,含有BHT的聚乙烯薄膜包装聚酰胺类织物或服装,在储存期间,BHT就可以转移到织物或服装上面,并与空气及包装材料(如拷贝纸等)中吸收或储存的氮的氧化物(主要是NO2 )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黄色的物质。
措施1:后整理过程中,定型温度不能过高。定型温度过高,定型后就会引起织物泛黄。含有氨纶的织物,定型温度要低于180℃ 。
措施2:生产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荧光增白剂的用量,避免超过荧光增白剂的泛黄点。同时严格控制pH值,据测试,织物的pH值<5 时,产生黄变的时间较长;当pH 值>6 时,产生黄变的时间会比较短。在织物后处理中加入少量不挥发性酸(如柠檬酸),会大大减少黄变的几率。
措施3:要避免使用含酚类抗氧剂的棕色卡板纸和塑料薄膜包装织物,贮藏时要求通风良好。
总而言之,黄变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生产加工过程中要注意产品助剂的把控哦。
以上就是这期的内容啦,咱们下次见!

供稿:中纺联检(泉州)林风喜
编辑:中纺联检(泉州)卢婷婷
如果想了解更多标准的测定,可关注我司公众平台“中纺联检泉州”,进入“客户服务”→ “标准法规”→ 输入标准号进行查询解读。
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对纺织类及鞋革类的问题有疑问的读者,欢迎留言提问,小编会对相应的问题进行搜集后编辑整理,再来给大家做个解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司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直属的第三方权威、公正的纺织鞋服箱包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认可授权的检测范围包括各种纺织品、服装及其他纺织制品,羽绒,皮革,鞋材,成鞋,箱包等的理化性能检测。提供委托检测、技术咨询、标准与检测培训、实验室建设及规划等服务。
请关注“”中纺联检泉州“”公众号
关注后进入后点击“置顶公众号”
可以随时关注我们的动态
热线电话:0595-83667715
福建省石狮市服装城南C4105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